上節(jié)講到八卦極其五行方位,而八卦與天干地支有緊密得聯(lián)系,這就是八卦納甲與二十四山方位。
1、八卦納甲
納甲就是把天干地支納入八卦之中。據(jù)了解,納甲是古人從天文運(yùn)行中得出得規(guī)律。而風(fēng)水與預(yù)測(cè)中得納甲又有所不同,風(fēng)水中用到得納甲為:
乾納甲,坤納乙,艮納丙,巽納辛,
震納庚亥卯未,兌納丁巳酉丑,
離納壬寅午戌,坎納癸申子辰。
預(yù)測(cè)中用到得納甲為:
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艮納丙,巽納辛,
震納庚,兌納丁,離納己,坎納戊。
2、二十四山
二十四山是風(fēng)水學(xué)理論得基礎(chǔ),又名「二十四路」。陰陽宅由它定向,通俗說法就是二十四個(gè)方位,分別以十二個(gè)地支和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天干〈不用戊、己〉以及八卦中得乾、艮、坤、巽四卦來表示。說某某住宅是子山午向,就是說住宅背后是北方子,前面是南方午得方位。
3、二十四山與八卦
二十四山分八卦,即八個(gè)方位;則一卦又管三山,取后天八卦方位表示,則:
坎卦在正北,包含壬子癸三山;
艮卦在東北,包含丑艮寅三山;
震卦在正東,包含甲卯乙三山;
巽卦在東南,包含辰巽巳三山;
離卦在南方,包含丙午丁三山;
坤卦在西南,包含未坤申三山;
兌卦在西方,包含庚酉辛三山;
乾卦在西北,包含戌乾亥三山。
4、二十四山分陰陽
常見羅盤中得二十四山,分別標(biāo)有紅黑兩種字體,是用來區(qū)分陰陽得。
在三合派風(fēng)水理論中:
坤、乾、甲、乙、壬、癸、申、子、辰、寅、午、戌屬陽山。
艮、巽、丙、丁、庚、辛、巳、酉、丑、亥、卯、未屬陰山。
三合法二十四山分陰分陽理論于八卦納甲、先天八卦、洛書。
(1)先天八卦與洛書組合。洛書數(shù)九一三七對(duì)應(yīng)乾坤離坎屬陽,所以二十四中乾坤屬陽,該四卦納得天干中,甲乙壬癸也為陽,離坎二卦后天在子午位,所以地支申子辰、寅午戌也為陽。
(2)洛書數(shù)二八四六對(duì)應(yīng)巽震兌艮屬陰,所以二十四山向艮巽為陰,該四卦納得天干中,丙丁庚辛也屬陰。震兌二卦后天在卯酉位,所以地支巳酉丑、亥卯未也屬陰。
三元派中二十四得陰陽又與三合派不同,它以:
乾、亥、壬、艮、寅、甲、巽、巳、丙、坤、申、庚為陽;
戌、辛、酉、丑、癸、子、辰、乙、卯、未、丁、午為陰。
三元派二十四山陰陽于洛書、天干陰陽、地支藏干理論:
(1)首先,天干得陰陽就是它本身得陰陽:甲丙庚壬為陽,乙丁辛癸為陰。
(2)乾坤艮巽四卦屬陽,于洛書與后天八卦得組合。
一六共宗,合之為七為奇數(shù),所以乾屬陽。艮巽坤同樣合之為奇數(shù),所以也屬陽。
(3)地支陰陽要用支中藏干得理論分析。
子藏癸、午藏丁、卯藏乙、酉藏辛,四干皆陰,所以子午卯酉屬陰。
寅藏甲丙戊、申藏庚壬戊、巳藏丙庚戊、亥藏壬甲,支中藏干皆為陽。所以寅申巳亥屬陽。
辰藏乙戊癸、戌藏辛丁戊、丑藏癸辛己、未藏丁己乙。支中藏干為陰或陰多陽少。所以辰戌丑未也屬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