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實驗室作品
“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
不留任何痕跡,
就如我從來沒來過?!?/p>
最近
北大漸凍癥女孩兒婁滔的新聞
在各大網(wǎng)絡平臺刷屏
29歲的美麗女孩
從民族大學保研至北師大
又以筆面試雙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大讀博
給美國總統(tǒng)布什、羅格當過翻譯
。。。
這些標簽大概讓所有人艷羨
然而,她卻不幸患上了漸凍癥
正在生命的邊緣掙扎
而讓所有網(wǎng)友最為動容的
大概是她的那份遺囑
我走之后,頭部可留給醫(yī)學做研究,希望醫(y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癥”而飽受折磨的人,能夠早日擺脫痛苦。
請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剩余肉體,火化后請將骨灰撒進長江,不要修墳頭、占用任何地皮,不要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
短短不到300字的遺囑
讓許多網(wǎng)友淚流滿面
蛋蛋姐也曾一度眼眶濕潤
為她這般美麗卻如此不幸的悲哀
為她這么不幸卻還在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可就在蛋蛋姐和大家一起難過的時候
微信后臺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蛋蛋,關(guān)注你很久了,很喜歡你講的各行各業(yè)的故事,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是一名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可不可以講講器官捐獻呢?
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
這是干嘛的?
說實話,蛋蛋姐講過很多個行業(yè)
可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職位
帶著巨大的好奇
蛋蛋姐加了這位粉絲的微信
考慮到幾句話說不清楚
我們就約了見面
這位粉絲姓楊
我們就稱他為老楊
在中關(guān)村一個安靜的咖啡廳里
老楊如約而至
老楊是北京某大型三甲醫(yī)院
器官移植科的一名醫(yī)生
不過從2015年3月開始
他還多了另外一個身份——
兼職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
這是一份沒有報酬的志愿工作
這個工作是干嘛的呢?
聯(lián)系患者的家屬
詢問其捐獻器官的意愿
和他們講清楚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
協(xié)助完成器官捐獻及手續(xù)辦理
其實,在走過30年的
死囚器官使用之路后
如今的西方國家
器官捐獻已十分普遍
據(jù)相關(guān)資料介紹
在澳大利亞
80%的駕照持有者
都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書
在英國,這一比例也高達45%
在西班牙,如果公民不反對
國家直接默認公民遺體器官捐獻
而在中國
自從2015年1月1日
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以來
全國每年大約有30萬病人
因為各種疾病需要器官移植
然而每年的器官移植手術(shù)
僅僅只有1萬多例
也就是說30個人中
只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很多時候
醫(yī)生明明有能力救下病人
但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器官
最后也只能看著病人
在絕望中去世
看著這些病人痛苦的樣子
醫(yī)生都會有深深的挫敗感
會覺得自己真沒用
還有很多人在死亡邊緣
一年又一年苦苦地等待
有的人甚至沒有等到
已經(jīng)離開了這個人世
28歲研究生畢業(yè)的舒?zhèn)?,肝功能衰?/p>
40歲的張健患尿毒癥,等待腎源4年
34歲的李春明患尿毒癥,等待腎源7年
37歲的朱昌盛患尿毒癥,等待腎源1.5年
而老楊之所以不要報酬做這份工作
就是想盡力為這些病人
爭取到合適的器官捐獻
從死神手里搶下他們的生命
但是,一個悲傷的事實是
在他所協(xié)調(diào)的近80例器官捐獻中
成功的只有7例
還不到十分之一
老楊跟我講起了他協(xié)調(diào)的第一例
那天他剛做完一臺大型手術(shù)
一整天沒吃飯的他正準備下班回家
電話突然響起
大興那邊發(fā)生了一起車禍
一個五十幾歲的老人
可能有生命危險
老楊一刻也不敢耽擱
路邊買了塊面包
拎上包立馬趕過去
包里裝著他的身份證、醫(yī)師證
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證、
還有捐獻流程及法律材料
從拿到這個證的那一天起
老楊所有材料一刻都不離身
因為他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時候會來臨
24小時隨時都可能要出發(fā)
2小時后
老楊終于在一路狂堵中趕了過去
醫(yī)院大廳里
一個五十幾歲的老人旁邊
坐著兩個年輕男人和女人
神情里是難以掩飾的焦慮和悲痛
大概是老人的子女吧
在手術(shù)臺上經(jīng)歷無數(shù)血雨腥風
向來雷厲風行的老楊
這會兒向他們走近的每一步
都無比沉重
人家現(xiàn)在正沉浸在悲痛之中
現(xiàn)在去問無異于傷口上撒鹽啊
他不知道該怎么開這個口
但是沒辦法啊
老楊硬著頭皮走過去說:
“您好,我是......
聽說這個事情我也很難過
我想跟你們講一下器官捐獻……”
旁邊的年輕人瞬間惱羞成怒
站起來就拉著老楊要打
他們把老楊當成了騙子
老楊趕緊拿出證件
年輕人冷笑一聲:
“就你這證件
20塊錢就能辦一張”
說著,拽住老楊就開始打
就在這時醫(yī)生護士趕了過來
趕緊拉開了他們
剛好,有個醫(yī)生是老楊的同學
證明了身份
老楊小心翼翼地開始解說
說出去的話全部字斟句酌
慢慢地年輕人冷靜下來
最后總算簽了字
老楊開始帶著他們走法律程序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
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順利
一個年輕人突然說:
“醫(yī)生,求你再救救試試吧
萬一救過來了呢
花多少錢我們都在所不惜”
那位老父親也猶豫了起來
其實病人已經(jīng)腦死亡
現(xiàn)在不過是靠呼吸機維持
但凡有一點希望
醫(yī)生一定不會放棄
然而在普通人的觀念里
似乎只有呼吸心跳都停止了
才算真正死亡
醫(yī)生沒辦法
只得繼續(xù)實施搶救措施
然而,每多上一次機器
病人的器官就會多損壞一點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最后,在時間的流逝中
老人的心肺器官全部損壞
這次的捐獻失敗了
老人的家人陷入一片悲痛
老楊只得安慰
只是那家人永遠也不會知道的是
在他們簽完字的那一刻
已經(jīng)有另外2個病人
通過電腦排序
等到了器官移植的機會
那邊的醫(yī)生護士已經(jīng)全線戒備
只等著器官送到
其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
已經(jīng)等了3年
老楊說:
“其實能理解他們
換了是我,我的親人剛剛走了
我在這里傷心得不能自已
你卻來告訴我
你想拿走他的器官
我當然不開心”
的確,老楊他們是在想著救人
但是在這些家屬眼前
老楊是不折不扣的“惡人”
經(jīng)常有家屬
指著他們的鼻子
罵他們是“禿鷲”,是“烏鴉”
甚至在醫(yī)院走廊里被追著打
都是家常便飯
有些器官協(xié)調(diào)員甚至總結(jié)經(jīng)驗
做工作的時候就站在門口
省得被打的太慘
最關(guān)鍵的是
老楊兼職做協(xié)調(diào)員
沒有一分錢的報酬
但是就算這樣
老楊還是會一次又一次地
去當這個“惡人”
他也必須這么做
因為,在人去世后
器官會迅速缺血
而器官移植允許熱缺血的時間非常短:
骨和眼角膜是24小時
腎臟30分鐘
肝臟5-8分鐘
最重要的心臟
僅有3-4分鐘
超過這個時間
手術(shù)失敗的幾率會迅速增加
他如果想要救下別人
就必須要當這個“惡人”
然而,導致最終捐獻失敗的
不僅僅是家屬的反感
有時候是患者親屬的某一句話
有時是醫(yī)院擔心醫(yī)患矛盾
有時僅僅只是器官運送路上的一個紅燈
工作了整整兩年多
進行捐獻協(xié)調(diào)近80次
老楊只成功了7次
我靜靜地看著老楊
不知道該說什么
老楊說:
“不管成沒成功
我都很感激他們
因為凡是能跟我聯(lián)系上的
他們都是帶著善良而來
只是中間發(fā)生了一些不太美好的意外
沒能搭起這座生命的橋梁”
我問老楊:
你本身醫(yī)生的工作已經(jīng)夠忙,這個也沒有報酬啊,值得你這么去做嗎?
老楊毫不猶豫地說
“當然值得!你知道嗎
這7次成功
就拯救了16個人”
每一個捐獻者離去
全體醫(yī)生都會對遺體進行默哀
然后再給另外的人生的希望
捐獻者遺體默哀儀式
一個8歲的小姑娘
換上眼角膜后
再次看見了光明
一個24歲的小伙子
換上心臟后
又獲得了新的生命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
患上了新的腎臟
正在和他的孩子們共享天倫之樂
。。。
廣西首例肺移植手術(shù)成功的患者
說到這里
老楊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
他接著跟我說:
因為器官捐獻是雙盲原則
捐獻的家庭不知道給了誰
受捐者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這份希望
于是,他們要給對方傳什么東西
都會給我讓我代為轉(zhuǎn)交
一個捐獻者的母親
每到中秋節(jié)就會給老楊發(fā)短信
告訴老楊要注意身體
還問那家人過得好不好
圖片:南京女孩兒吳玥得到放牛小弟捐獻的肺得以重生,每年堅持寫信
一個8歲的小女孩
得到了同齡人的捐獻,得以重生
她疊了一整瓶的千紙鶴
還寫了一封信
托老楊給捐獻者的父母帶過去
上面寫著:
“爸爸媽媽,我不認識你們
但是謝謝你們,你們要平安健康喲”
老楊說
每次看到這些人
因為他的工作
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就覺得
哪怕成功率再怎么低
哪怕經(jīng)常挨打挨罵
他都會覺得
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要是最后真能救人的命
別說打我了
就是給我一刀我也認了”
我忍不住問出了很多人都有的疑問
為什么捐獻者免費捐贈
使用者卻要花那么多錢
這些錢是不是被醫(yī)院貪掉了
但其實,老楊告訴我:
大家都誤會了
器官就是免費使用的
國家有明確規(guī)定的
《令——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第二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yī)療機構(gòu)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shù),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費用外,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一)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shù)費;(二)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三)摘取、植入人體器官所發(fā)生的藥費、檢驗費、醫(yī)用耗材費。
器官本身是沒有費用的
只是運輸、保存、手術(shù)過程中
由于這些步驟非常復雜
難免會產(chǎn)生費用
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加上我們傳統(tǒng)觀念的阻礙
剛開始施行的時候
捐獻器官的人寥寥無幾
甚至,有很多有愛心的患者家屬
哪怕捐獻了器官
也不敢把自己的名字留下
他們甚至不愿意讓自己親屬的名字
寫在紅十字會的碑文上
問他們原因
他們只有短短的四個字
“人言可畏”
其實他們是在擔心
有人說他們把親人的器官賣了
他們明明是英雄
卻仿佛做了虧心事
好在,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
隨著老楊這樣的人的努力
自愿捐獻器官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多了
雖然每年依然不能救下
所有絕癥中的患者
但是這個情況在越變越好
2015年1月
歌手姚貝娜不幸患癌去世
想要捐全部器官的她
由于癌細胞擴散
最后無奈只捐了眼角膜
今年8月
中國科學家柯俊去世
直接捐獻了自己的遺體
而就在最近
5歲的山西男孩兒李浩宸
因為再生性障礙貧血治愈希望渺茫
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進行器官捐獻
小浩宸說:
爸爸媽媽,我想一直陪著你們,但是如果我離開了,我想把器官捐獻出來,這樣的話,我的眼睛能繼續(xù)看世界,我的心臟能繼續(xù)跳動,另一個我也會陪伴在你們身邊!
小浩宸安慰爸爸
知乎上有這么一個問題
“你愿意死后捐獻遺體或器官嗎?為什么?”
下面一片回答全是愿意:
一個答主七十多歲的姥爺姥姥
都遞交了遺體捐獻申請
一個姑娘簽署遺體捐獻志愿書后
小心翼翼地告訴男朋友
沒想到男朋友說要和她一起捐
一個男孩兒把遺體捐獻志愿書
作為自己18歲的成人禮
等等,還有很多
根據(j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數(shù)據(jù)
截止2017年9月17日
中國總登記人數(shù)
已經(jīng)增長到316455人
老楊說:
“雖然我們和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
中國會不再需要我們這些協(xié)調(diào)員
每一個需要器官移植的人
都可以得到生的希望”
蛋蛋姐昨天下午也進行了
器官捐獻志愿登記
在微信端登記的時候
還是109997人
今天中午已經(jīng)增長到了110267人
一對角膜、兩個腎臟
一個肝臟、一顆心
兩葉肺、一個胰腺
我想,哪怕有一天
我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也有機會再救9個人
蛋蛋姐不愿意說什么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只是人生中
一件非常吊詭的事情是
我們永遠也不知道
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會降臨在你身上,我身上
親人身上,還是陌生人身上
假如真的那么不幸
意外降臨在了親人的身上
我會衷心地希望
有個人能獻出他生命最后的跳動和呼吸
和我愛的人融為一體
他們在未來的時間里
懷揣著彼此的希望
一起欣賞這個世界的皎潔和光亮
假如意外降臨到了我的身上
我真的不得不去面對死亡
我希望能像這個北大的女博士一樣
坦然地面對這一切
因為我知道
我的生命將以另一種形式
活在另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