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請問如何理解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這句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8-28 21:18:09    作者:微世推-張峰波    瀏覽次數:1467
導讀

要理解這句詩,就一定要理解:人終究是孤獨的。這句詩,又孤獨又瀟灑,寫出了得意的永恒形態(tài)。對于這件事,有如下分別:1,普通形態(tài):得意而無人知曉像杜甫說“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李白說“苦笑我夸誕,知音

要理解這句詩,就一定要理解:人終究是孤獨的。這句詩,又孤獨又瀟灑,寫出了得意的永恒形態(tài)。

對于這件事,有如下分別:

1,普通形態(tài):得意而無人知曉

像杜甫說“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李白說“苦笑我夸誕,知音安在哉”,姚合對好基友劉叉說,“自君離海上,垂釣更何人?”等等等等,都是對知音的苦苦尋覓。便屬此類。

值得注意的是韓愈的《山石》: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全詩簡直美妙絕倫,如同蘇州園林,一步一景,遠近高低,搖曳生姿,但是偏偏,最后又來一句“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br/>
原來我總在吐槽這一點——前面是妙手天成的藝術品,最后硬要來一個人工的主題升華。這首詩我讀過無數遍,最后四句是幾乎不碰的,覺得太過教化,有點傻?!贿^,后來我逐漸體會到了,韓愈也是有血有肉,他也不是機器人,也有強烈的孤獨感,一首詩寫得越完美,越想要找一些知音來共鳴,寫得越好,越想要喊來他的“二三子”。哪怕拉低了整詩的美感呢?這種傾訴的欲望也難以抹煞。

2,文藝形態(tài):得意而一起分享

像岳甫說“我醉君起舞,明日絕江湖”,辛棄疾也說過“待萬里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游賦”,王士禛說“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那一瞬間他們都找到了知音,你情我意,你儂我儂,在精神層面上,都要更加愉悅一些。讀起來,自然也更痛快。

這其中,最好的我認為是姜夔的“小紅低唱我吹簫”。

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您想,姜夔精通音律,長于填詞做曲,一首得意的新作出來,怎樣才能與人分享?若是找個尋常歌女隨口一唱,這種喜悅感恐怕也無法得以施展。就像你的奮筆疾書卻被女神當作尋常,那種郁悶之氣,真是難以釋懷。

“低唱”,沉吟之感,因為是“新詞”,所以小紅在細細品味其中的“韻最嬌”。最妙的是,姜夔吹簫而和,心愛之美人,得意之妙筆,自己也能左右逢源在其中。若是默默旁聽,便無法釋懷如此之得意。我們聽到一首美妙的曲子,總是忍不住想要跳點什么,也是同此一理。

3,永恒形態(tài):處處有知音

分享得意是一項技術活,在最得意的時候,知音恰好就在身邊,這種狀況畢竟還是少的,于是,就只好有什么用什么,把那些痛快分享到身邊的隨便一件東西上。

像杜甫說“青芻適馬性,好鳥知人歸”,好鳥,這并非真的是這只鳥有多么好,而是在他得意之時,身邊恰好有一只鳥迎面飛來,好似知音的相仿。

相比之下,張孝祥有一首《念奴嬌》也很棒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素月、明河,兩相輝映,又是“表里俱澄澈”,也算是很得意很痛快之景色了。張孝祥能夠“悠然心會”,卻依然覺得自己是孤獨的,還是因為“妙處難與君說”,他還是缺少個真心人,還是不能和素月明河去惺惺相惜。


那么回頭看看辛棄疾這首詞就是真正痛快了:“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也是人與宇宙無限貼近的時候,“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僅有對青山的投射,還有青山對自己的接納,得意之分享,回環(huán)往復而綿綿不絕。


當然,辛詞也只是這一句寫出了無限瀟灑,畢竟最后他還是發(fā)出了“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的感嘆。他常常自誦其句,卻總是知音難覓,最后不免“拊髀自笑”。當某一次,辛棄疾又“顧問坐客何如”,少年岳珂便站出來,大談讀后感,說全詞有無限英雄氣概,只是警句有雷同之嫌,辛棄疾便“大喜”、對岳珂“益加厚”,引為知己。細細想來,辛公也難免總是英雄寂寞,高處不勝寒。

 
(文/微世推-張峰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張峰波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