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又五十天。
那時候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到上海去看蘇州河,后來就真的去上海了。
只身穿過城市的腹地,找到蘇州河,那是一條廢舊的河流,白沫在黑色的水上浮蕩,散發(fā)著垃圾的腐臭味。
急于想在渾濁的空氣里扯開一條呼吸。視野變得灰蒙,流下了幾滴清澈的淚,進化了烏煙瘴氣。
這部小說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蘇州河和諧音叫“傷害”的城市。
那時候流行早戀,也有男孩子追。我最喜歡跟他們對暗號。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嗎?”
“?”
“會一直找嗎”
“你在說什么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
“你有病吧”
最終的結果就是從未早戀。離開的時候突然記起,所有的愿望落在這座諧音叫“傷害”的城市。
我已經去看過蘇州河了,那是一條渾濁、腐臭、惡心的死水河,什么都沒有。
最后什么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