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新房子應該放什么綠色植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1-01 22:36:34    瀏覽次數(shù):205
導讀

新裝修的房子經(jīng)常會有很重的氣味,沒錯,這些都是有毒氣味,比如甲醛,很多癌癥病人都跟它有關。小孩的話,吸入甲醛會增加白血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數(shù)據(jù)表明每年有210萬的孩子死于室內的污染。那我們應該放什么


新裝修的房子經(jīng)常會有很重的氣味,沒錯,這些都是有毒氣味,比如甲醛,很多癌癥病人都跟它有關。小孩的話,吸入甲醛會增加白血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數(shù)據(jù)表明每年有210萬的孩子死于室內的污染。



那我們應該放什么植物凈化室內空氣呢?


  散尾葵 


散尾葵能夠有效去除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揮發(fā)性的有害物質,另外,對吐血咯血、便血、崩漏等有相關治療效果。



  龜背竹  


龜背竹晚間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優(yōu)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氣體,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幫助。


一顆龜背竹對甲醛的吸附量與10g椰維炭的吸附量相當,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是一種理想的室內植物。



  巴西龍骨 


巴西龍骨需陽光充足,枝體呈藍綠色,葉片似魚鱗,在陽光照耀下會閃閃發(fā)光,眾體林立,群峰利劍,很是壯觀,是盆栽花卉的佳品,可晝夜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且易成活。



 蘆薈 


眾所周知,蘆薈本來就是個好東西,含有豐富的多糖、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活性酶及對人體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吸收甲醛的效果也非常好,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甲醛。



 鐵線蕨 


原生于溪邊山谷濕石上,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不耐寒,忌陽光直射。喜疏松、肥沃和含石灰質的沙質壤土。



吸收甲醛效的效果非常好,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



 虎尾蘭 


虎尾蘭堪稱臥室植物,即便是在夜間它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六棵齊腰高的虎尾蘭就可以滿足一個人的吸氧量。


葉子扁平修長,紋理清晰可見。



  綠蘿  


綠蘿綠蘿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


綠蘿能吸收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甲醛等,能在新陳代謝中將甲醛轉化成糖或氨基酸等物質,也可以分解由復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放在辦公室最好了。



  白鶴芋  


白鶴芋可以過濾室內廢氣的能手,對付氨氣,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功效,還能抑制人體呼出的廢氣,比如:氨氣、丙酮。



尤其是針對臭氧的凈化率特別高,擺放在廚房瓦斯旁,可以凈化空氣,去除做飯時的味道、油煙以及揮發(fā)物質。



  常春藤  


常春藤綠化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立體綠化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可達到綠化、美化效果,同時也發(fā)揮著增氧、降溫、減塵、減少噪音等作用,是藤本類綠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


  吊蘭  


吊蘭能在微弱的光線下進行光合作用,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



一般房間養(yǎng)1-2盆吊蘭,其對甲醛的吸附量相當于10g椰維炭的吸附量,能將空氣中有毒氣體吸收殆盡,一盆吊蘭在8-10平方米的房間內,就相當于一個空氣凈化器。



  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能不斷放出清新的氧氣,讓家里的人更加精神,工作更加順利,產(chǎn)生的揮發(fā)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仙人掌  


室內放置一個仙人掌,特別是 水培仙人掌(因為水培仙人掌更清潔環(huán)保),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的作用。



我們放綠植,既要美觀起到裝飾作用,又要凈化空氣,美觀健康兩不誤!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