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zhàn)中使用過很多種手榴彈,其中91式、97式、99式和10年式手榴彈是最多、最廣泛的一種系列手榴彈。這幾種手榴彈一脈相傳,91式手榴彈的改進版是97式,簡化版是99式,引信改進簡化版最后就是10年式。
日軍的這種手雷是兩用的 ,既能手投也能被日軍裝備的單兵擲彈筒所使用。延期引信由發(fā)火組件和延期藥管兩大部件組成,發(fā)火組件由慣性體、擊針、保險銷和火帽組成,延期藥管是在銅管內(nèi)壓上延期藥制成。平時延期藥管和慣性體、擊針由彈簧隔離,保險銷穿過銅管和外帽,防止擊針意外接觸延期藥管。延期藥管的延期時間為4~5秒,比91短的多。
日本的兩用手雷用手投擲時要先撥掉保險針,還需要在硬物上磕一下發(fā)火帽才能扔出。電影《硫磺島來信》里面有很多特寫鏡頭,鬼子就是用這種手雷自殺的,每個人發(fā)一枚手榴彈,拔掉保險栓,往頭盔上磕一下,最后雙手把這東西按在胸口,最后爆炸。
手榴彈的擊針有兩道保險,一是可以拔出的保險銷子,二是擊針面對一個小斜坡,必須在拔出保險銷之后把引信撞擊到一個硬物上,使擊針尖端越過引信內(nèi)部的斜坡,方能引燃導(dǎo)爆裝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電影中的日本兵投手雷時都需要在鋼盔或者石頭上磕一下引信的原因。
圖為現(xiàn)代戰(zhàn)爭重演活動中對日軍手榴彈投擲動作的還原,拔除保險銷之后,日軍教范要求投彈手選擇在兩個地方猛磕手榴彈引信,一個是腦袋上的頭盔,另一個是軍靴后跟的鐵鞋掌,這兩個部分是手握手榴彈很容易磕到的位置。當(dāng)然,在實際的戰(zhàn)斗中,鬼子步兵可以隨時隨地選擇石頭或者其他什么硬物去磕引信,但教范嚴(yán)格禁止的是在木板或者木箱上磕引信,因為木頭有一定的彈性,有可能使引信無法正常動作。
日本的手榴彈為什么要設(shè)計成敲擊一下才引爆呢,那是因為日本軍隊里擲彈筒非常多,為了圖省事,日本人將擲彈筒用的彈藥和手榴彈通用,所以必須設(shè)計成敲擊一下再引爆,完全是為了迎合擲彈筒才這么設(shè)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