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股災過后,一位老人——他身為職業(yè)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縱橫68年,穿越數(shù)次牛熊,卻依然不倒。68年間,他沒有一年收益率為負,紐伯格68年不虧損的戰(zhàn)績,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即便是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在過去五十多年的投資生涯中,也是有虧損的。
紐伯格在其漫長的投資生涯中,拒絕了奢華糜爛的生活,長期堅守了一種自律、簡樸、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能夠不驕不躁,屹立不倒。紐伯格將個人的投資生涯寫成了一本自傳《忠告》:
1、了解自己
在分析過各種紛亂交織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決定,那么,你就是那種適合入市的人。測試一下你的性情、脾氣:
你是否有投機心理?
對于風險你是否會感到不安?
你要百分之百地、誠實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斷時應該是冷靜的、沉著的,沉著并不意味著遲鈍。有時一次行動是相當迅速的。沉著的意思是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審慎的判斷。如果你事先準備工作做得好,當機立斷是不成問題的。
如果你覺得錯了,趕快退出來,股市不像房地產(chǎn)那樣需要很長時間辦理手續(xù),才能改正。你是隨時可以從中逃出來的。
你需要有較多的精力,對數(shù)字快速反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識。
投資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專業(yè)投資,如果你對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沒有對公司及細節(jié)進行分析,你最好還是離它遠點。
在你真正成為一名投資者之前,你也應該檢查一下身體和精神是否合格。好的身體是你做出明智判斷的基礎,不要低估它。
2、向成功的投資者學習
即使是成功的投資者,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在本世紀末度過了一段艱難時期。然而無論怎樣,他們的經(jīng)驗教訓在任何時候,對我們都有所啟發(fā)。
那些成功的投資者都通向成功。
洛威普萊斯看重新興工業(yè)增長性,從而獲得成功;
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價值規(guī)律;
沃倫·巴菲特則認真地研究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時,老師本·格雷厄姆教給他的經(jīng)驗;
喬治·索羅斯把他的思想理論運用于國際金融領域;
吉米·羅杰斯發(fā)現(xiàn)了國防工業(yè)股票,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訴老板索羅斯。
他們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堅持長線思維
注重短線投資容易忽略長線投資的重要性。企業(yè)經(jīng)常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長線投資,當然同時會有短期效應,如果短期效果占主導作用,那將危害公司的發(fā)展和前景。
獲利應建立在長線投資、有效管理、抓住機遇的基礎上。如果安排好這些,短線投資就不會占主要地位。
當一支熱門股從小角度分析,它一個季度未完成任務,市場的恐慌就會使得股價下跌。
4、及時進退
什么時機可以入市購買股票?什么時候適合賣出股票、在場外觀望?
時機可能不能決定所有事情,但時機可以決定許多事情。本來可能是一個好的長線投資,但是如果在錯誤的時間買入,情況會很糟。有的時候,如果你適時購入一支高投機股票,你同樣可以賺錢。優(yōu)秀的證券分析人可以不追隨市場大流而做得很好,但如果順潮流而動,操作起來就更簡單些。
把握有利時機一部分是靠直覺,一部分卻正相反。時機的選定要靠自己的獨立思維。在經(jīng)濟運行中,升勢可能在跌勢中產(chǎn)生,衰退會從高潮開始。
時機是微妙的,又是很慎密的。如果在錯誤的時間(正處于升勢)做空頭,代價將是昂貴的。
牛市的時間一般比熊市長,牛市時,股價增長緩慢、不規(guī)則,可能比熊市更不規(guī)則。熊市則短促、劇烈動蕩。
另外,有些投資者在看到虧損報告之后,只要有機會就立刻平倉出局,而不對眼前的形勢做任何評估。十有八九,這種情況下賣出的股票實質(zhì)上是應該買入而非賣出的。
在有的時期,普通股票是最好的投資,但是在另一時期,也許房地產(chǎn)業(yè)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在變,人們也要學會變。我完全不信會存在一個永久不變的產(chǎn)業(yè)。
5、認真分析公司狀況
必須認真研究公司的管理狀況、領導層、公司業(yè)績以及公司目標,尤其需要認真分析公司真實的資產(chǎn)狀況,包括:設備價值及每股凈資產(chǎn)。這個概念在世紀初曾被廣泛重視,但這之后幾乎被遺忘了。
公司的分紅派息也十分重要,需要加以考慮。如果它的分配方案是適當?shù)?,它的股價可以更上一個臺階。如果公司分出90%的利潤,注意,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下一次就不會分了;如果公司只分出10%的利潤,這也是一個警報,一般公司的分配方案是分出40%~60%的利潤。許多公共事業(yè)的股票的分紅比率還會更大些。
許多投資機構(gòu)并不真的重視分紅,但個人投資者卻把分紅作為擴大收入的一種重要方法。
什么是成長性股票?它的聰明的追隨者在公司發(fā)展初期就發(fā)現(xiàn)了它潛在的價值。但一般情況下,公司是在成熟后,其品牌才會被認知的。成長是緩慢的,個人和機構(gòu)依然購買它的股票是因為人們的預測比較切合實際。
人們對假定的增長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而這就是不考慮經(jīng)濟的衰退、戰(zhàn)爭的爆發(fā)、對成長指數(shù)的重新評估及成長指數(shù)自身的變化。
一支股票的市盈率很少保持在15倍左右,因為人們對公司前景的預計會高過這種市盈的價格――這種想法不一定正確。我們知道會有例外,但意外的機會只有1%。所以這種奇想影響著你,使人在高市盈率時花高價買入股票。
我對績優(yōu)公司超出10~15倍市盈率一倍的市盈率是接受的。而它們中許多市盈率只在6~10倍之間,這樣對我們雙方都有利。
6、觀察周圍環(huán)境
我所說的環(huán)境是指市場走向和整個世界環(huán)境。你需要變通我給你的那些模式,以適應你所在的市場的運作。
在市場的評估中,應多關注百分比的變化而不是數(shù)量。下跌100個點雖然波動很大,但它可能只是指數(shù)的2%。
關注市場可以使我發(fā)現(xiàn)市場何時開始衰退,又何時開始復蘇。這也是經(jīng)常給投資者以機會,使他們有機會投資到所謂保守的方面,如短期無息國庫債券、長期國庫債券、國庫券。
短期無息國庫債券是大投資者主要的投資方向,它比任何一項投資都有保險,比把錢放在枕頭里還安全。你不需要經(jīng)濟學家告訴你怎樣研究利率,沒有什么能比預測市場的走勢更為重要的。利率的走勢也是如此,長期利率的低迷,比任何其他事實都能說明經(jīng)濟形勢的嚴峻。 一般情況下,如果短期和長期利率開始上升,這是在告訴股票投資者:升勢來了。
股票不分季節(jié),按照日歷投資是沒有必要的。記住,對投資者來講,任何時候都是冒險的。對享受人生和享受投資快樂的人來說,季節(jié)雖多變,但機會隨時都有。
7、不要墨守陳規(guī)
根據(jù)形勢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是有必要的。我的觀點是,你應該主動根據(jù)經(jīng)濟、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至于技術上,有時我們可以控制,但有時卻是在我們控制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