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臘肉到底是健康食品,還是致癌食品?醫(yī)生一次性說清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2-08 17:18:39    瀏覽次數:191
導讀

粵語有一句古話——“秋風起,食臘味”,說明天氣轉涼了就該吃臘味了,這也成為了一種習俗。這也使很多人認為,臘肉是天氣轉涼后,比較不錯的一種食材,更有人認為臘肉有“補”的功效。其實這都是誤會,確實可以吃一


粵語有一句古話——“秋風起,食臘味”,說明天氣轉涼了就該吃臘味了,這也成為了一種習俗。這也使很多人認為,臘肉是天氣轉涼后,比較不錯的一種食材,更有人認為臘肉有“補”的功效。

其實這都是誤會,確實可以吃一些溫補的肉類低于寒冷。但之所以要“食臘味”主要是因為古代的人類欠缺保鮮技術,腌制臘肉起初也并不是出于食物風味考慮,而是為了保存食物。把吃剩腌制的肉類再拿出來食用。但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證明,如果過量食用臘肉,確實會對身體有一些危害。

1、提高患癌的風險

很多家庭買了臘肉不是即買即食,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時間。為保持新鮮的口感,臘肉在加工和腌制的過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鹽。這些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人體的致癌因素。經常吃臘肉有可能提高胃癌、食管癌、腸癌的風險。

2、提高患脂肪肝的風險

臘肉多為豬肉腌制而成,而每百克肥豬肉更是含109毫克膽固醇,大部分的豬肉都會選用比較肥的部分腌制成臘肉。高含量的膽固醇會沉淀、聚集在膽汁中形成結石。此外,動物性脂肪不易為人體所吸收,過多食用臘肉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3、提高高血脂風險

臘肉的脂肪含量高的驚人。 每100克臘肉當中含膽固醇123毫克,達到了豬肉的1.5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

4、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臘肉的含鹽量較高。每100克臘肉的鈉含量達到800毫克左右,是普通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之多。大量食用臘肉的話,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或會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這7種人最不適合吃臘肉

1、孕婦

臘肉腌制過程中可能會添加防腐劑,對胎兒健康有影響,加上臘肉含大量脂肪和鹽分,多食容易引起水腫,所以孕婦不宜多吃臘肉。

2、兒童

臘肉偏咸,含有大量的鈉,吸收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負擔,兒童的腎功能未完全發(fā)育成熟,所以最好少吃。


3、心血管疾病患者

食過量的高鹽份的臘肉,血壓容易上升,容易增加血管病的出現(xiàn);同時臘肉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屬于高膽固醇食物,攝取過量會造成血管阻塞,所以少吃為妙。

4、腸胃弱者

臘肉屬于精制食物不容易消化,而且加工銷售環(huán)境比較惡略,如果沒有洗凈就烹調,易引起胃腸不適,如果腸胃不好則影響更大,因此腸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臘肉。


5、痔瘡患者

患有痔瘡的人,如果吃過量的臘肉,從中攝取太多的鹽分,容易增加靜脈的血壓,加劇痔瘡的痛楚。

6、腎臟病患者

腎臟不好的人最忌諱吃的太咸,過量的鈉箬積在體內未能排出,會導致水腫,所以能不吃就不吃。

7、肥胖者

由于臘肉不肥不好吃,因此它屬于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肥胖的人也不宜食用。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