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測評資訊 » 正文

穿行在滇藏蓉,我的旅途我的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2-18 23:18:19    瀏覽次數(shù):272
導(dǎo)讀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關(guān)系,很多時光我都是反復(fù)輪回在塵世的喧囂中,日子就像復(fù)印機一樣掀開了一頁又一頁。于是,出行的念想總在心頭瘋長,我想,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逼仄,帶著我的相機,遠離繁華,走向空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關(guān)系,很多時光我都是反復(fù)輪回在塵世的喧囂中,日子就像復(fù)印機一樣掀開了一頁又一頁。于是,出行的念想總在心頭瘋長,我想,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逼仄,帶著我的相機,遠離繁華,走向空曠的日子……

想象著旅行的時光,背上簡單的行囊,踏上行程,走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風(fēng)光,絢麗的民族風(fēng)情,悠久的歷史文化。拋開塵世的紛擾,遠離城市的喧囂,尋找一份愜意和寧靜,奢侈地享受人在旅途的隨意和瀟灑。好吧,既然如此騷動,不忘初心,那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在金秋即將到來之際,我踏上了穿行昆明、西藏、成都之路,去尋覓我夢寐以求的念想……

云南,素以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彩云之南”的名號亦非浪得虛名,蜚聲中外、令人神往的旅游景點不勝枚舉,每當(dāng)腦海里浮現(xiàn)“云南”2字,那些云淡風(fēng)輕,歲月靜好的文字就會撩撥心扉,蒼山雪,洱海月,詩情畫意、風(fēng)花雪月,令人遐思綿綿、意亂神迷。這一次,我主要是直達“春城”昆明,揭開神秘面紗,一睹風(fēng)采。

昆明,雅稱“春城”,四季如春,冬暖夏涼,夏天避暑,冬天避寒。來昆明的當(dāng)天,漫步在街頭,太陽肆意地迸發(fā)著耀眼的光,天空碧藍又高遠,晶瑩剔透。這次來昆明,首當(dāng)其沖就是奔著“云南石林”而來。云南石林,位于昆明市彝族自治縣境內(nèi),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chǎn),面積350平方公里,景奇物豐,風(fēng)情濃郁,是阿詩瑪?shù)墓枢l(xiāng)。漫步在石林中,好象走進了一個夢幻童話世界,一座座奇形異狀的石頭拔地而起,組成了千軍萬馬、氣勢磅礴的石頭林子,或是峭壁嶙剛,或是渾圓飽滿,或是連綿起伏,或是高聳入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鬼斧神工,渾然一體,真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走在石林中,處處可以見到穿戴著阿詩瑪服飾的少數(shù)民族女子,她們大多是這里的導(dǎo)游,個個能說會道、能歌善舞、風(fēng)情萬種,絢麗多姿,點綴了石林迷人的景色。

在昆明,繼續(xù)開始我的尋夢第二站之旅——云南民族村。民族村位于滇池之畔,占地面積1200多畝。匯集了云南地區(qū)的傣族、彝族、景頗族等26個少數(shù)民族各具特色的寨子,是薈萃和展示云南民族社會文化風(fēng)情的窗口。走進云南民族村,只見不同風(fēng)格的民族村寨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各展風(fēng)姿。景區(qū)內(nèi)水陸交錯,清新優(yōu)雅,其間有綠蔭小徑,亭閣回廊、拱橋石階相銜相接,直通滇池湖濱。在這里,我第一次觸摸到想象中的大象,它們正在表演,笨拙碩大的體型如此憨厚可愛,令我忍俊不禁,洗滌了風(fēng)塵仆仆。流連在多姿多彩的村寨里,美麗俊俏、多才多藝的姑娘小伙們正在盡情表演,贏得了游客熱烈的掌聲。小小民族村,濃縮了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建筑、生產(chǎn)、生活、宗教習(xí)俗……村里處處張燈結(jié)彩、鶯歌燕舞,象征著云南少數(shù)民族吉祥幸福,興旺發(fā)達的美好前景。

@阿今今 2017-10-24 20:33:36
原來仙子一下就跑了辣么多好地方呀,真羨慕。
-----------------------------
呵呵,自古人生多自樂,難得偷來浮云半日閑哪!今今的生活也灑脫嘛!
@華舟月 2017-10-24 22:32:15
線路選的好,會玩,欣賞!
-----------------------------
謝謝臨帖!線路是根據(jù)出游的情況來定的。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態(tài)下,對同一事物的定位都會有所不同。其感悟亦各有千秋。

微微睜眼,從無邊的遐思中跳出,或許千年前的詩人只是由景而感,并未多思,更或許是兩者都有,包含這隱匿之意: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堅硬的身軀隨處可見,灰色的身影在陽光下投入一片陰暗。那不平的棱角,顯示滄桑的輪回。不屈不撓。在塵世,獨顯張揚。

@金色銀杏葉子 2017-10-25 19:00:23
問候仙子
-----------------------------
謝謝銀杏哈!么么噠~~~~~
@金色銀杏葉子 2017-10-25 19:00:23
問候仙子
-----------------------------
謝謝銀杏臨帖支持!這篇帖子得慢慢來更新,要有耐心哦~O~~O~
你看那山,各具特色,各領(lǐng)風(fēng)騷,各懷絕技。有的鋒芒畢露,有的則剛?cè)岵⒂?;有的熱情洋溢,有的則暗藏玄機;有的以象形得名,有的則以險峻著稱。有的屹立于煙波浩渺之中,有的則覆蓋于皚皚白雪之下;有的環(huán)水而生,綠樹環(huán)抱,有的則沙漠中傲然,光徒四壁;有的峰似擎天一柱,有的則圓潤像球。真是實形象萬萬千,姿態(tài)千千萬。由衷地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好不容易欣賞完這神奇的石林,肚子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抗議了,咕咕地喊叫不停嘍。否則咱們的雙腳雙腿就不聽使喚了哦。先暖暖胃去也。。。。。


真好,有一個和作者一樣的夢想,可惜一直沒有實現(xiàn),下定決心離開這鋼筋水泥的城市,高喊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背著相機,背著行囊開始尋找美景的決心,加油
@芳宜:
您好!您的文章《穿行在滇藏蓉,我的旅途我的夢》已被推薦至"天涯聚焦_發(fā)現(xiàn)"欄目,感謝您對"天涯聚焦_發(fā)現(xiàn)"欄目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推薦!
芳宜:
您好!您的文章《穿行在滇藏蓉,我的旅途我的夢》已被推薦至"天涯客_旅游論壇_熱帖榜"欄目,感謝您對"天涯客_旅游論壇_熱帖榜"欄目的支持!
——————————————————
謝謝推薦!因工作關(guān)系,更新速度慢了點,我會盡快更新的。
@金色銀杏葉子 2017-10-27 20:28:00
石林還挺好看的呀。
-----------------------------
嗯,阿詩瑪?shù)墓枢l(xiāng)嘛,值得一游。 漫步在石林中,好象走進了一個夢幻童話世界。
@劉達153 2017-10-30 13:49:01
真好,有一個和作者一樣的夢想,可惜一直沒有實現(xiàn),下定決心離開這鋼筋水泥的城市,高喊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背著相機,背著行囊開始尋找美景的決心,加油
-----------------------------
加油,用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巴一鳴 2017-10-30 14:41:22
這么好的風(fēng)景,真不錯!
-----------------------------
風(fēng)景這邊獨好!
哈,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這家酒店既然有這種機器人。利用機器人當(dāng)向?qū)?,還是頭一回看到?。≈灰斎胱约喝胱〉姆块g號碼,機器人就會自動帶你去入住的房間。

昆明的早晨。
昆明的風(fēng),沒有我國北方的那般狂烈,沒有廣州、湛江、深圳、福州、廈門的風(fēng),來得那般勇猛。而這兒的風(fēng),是輕緩的,柔和的。風(fēng)過處,不見秋絲毫的蕭瑟

從這些建筑不難看出,其少民文化的底蘊是極其深厚。眼下的建筑雖并不是太高,四處林立的路標(biāo)、牌子,還有不遠處能讓人依稀可見的獨家院子,有似土家人的吊角樓,但又不盡然是?;蛟S這就是他們的文化。其實我們各民族匯成的華夏文化,原本也就是如此,雖都是中華文化的大統(tǒng),卻現(xiàn)已基本漢化的大統(tǒng)漢文化,也不過是善取其精華,聚成精萃而已。各文化也似是近似,但又炯然各異。




但凡對云南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云南的過橋米線。米線相當(dāng)于昆明人的麥當(dāng)勞。聽說,過橋米線還有一個典故: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書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讀書,賢惠的妻子常常做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吃,但等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后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fā)現(xiàn)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蓋子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用肥雞、童子骨等燉好清湯,湯上覆蓋厚厚的雞油;米線在家燙好,配料則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后再用滾油燙熟,之后加入米線,鮮香滑爽,十分好吃。此法一經(jīng)傳開,人們紛紛效仿,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是紀(jì)念這位賢妻,后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一開始,先將肉片、蔬菜、輔料倒進雞湯內(nèi)攪拌片刻后,再把白花花的米線放入其中,這時,如果用筷子在湯內(nèi)攪一攪,里面的東西就會起伏不定,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味,刺激我的味蕾。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仿佛是在一片綠樹環(huán)繞著的小湖泊中有一群正在嬉戲玩耍的天鵝。白色的肉片,紅紅的火腿,翠綠的蔥段,加上圓滾滾的鵪鶉蛋,組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視覺盛宴、味覺大餐。如果喜歡的話,還可以放入一小撮黃燦燦的菊花瓣,這樣吃起來不僅有著淡淡的清香,還可以明目清肝,更給碗里的色彩錦上添花。
一份米線的佐料不少于二十份,讓偶這只蛙大開眼界,猛漲知識,原來真正的過橋米線是這種吃法,好奢侈的一份早餐啊!



一踏進民族村就感覺走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讓人們得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具有民族特色。

打著油傘,腳步匆匆,鞋底與青石板噠噠的碰撞聲,輕輕的回響在四周。抬頭,忽見陌頭楊柳色,思緒又飛回了那個秋天——

@小神國 2017-10-30 22:48:49
圍觀,很美
-----------------------------
謝謝圍觀,動力不止一點點。
云南民族村占地面積2萬畝,有天然的游浴場和體育訓(xùn)練基地,為消夏娛樂度假的好地方。它與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風(fēng)景名勝區(qū)隔水相望。有索道連接西山龍門,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風(fēng)景區(qū)的旅游環(huán)路。近來為發(fā)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館。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頗、佤、哈尼、納西、傈僳、獨龍等25個少數(shù)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廳、民族廣場以及激光噴泉、水幕電影等旅游設(shè)施。民族村寨采用復(fù)原陳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風(fēng)情。走進村里只見不同風(fēng)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間,錯落有致,各展風(fēng)姿,各少數(shù)民族豐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產(chǎn)、生活、宗教習(xí)俗均如實地展示出來,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縮影。

德昂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德昂族原稱“崩龍”,這一族稱始于清代,系他稱,現(xiàn)改稱“德昂”,系自稱。其先民與瑞的佤、布朗等同為“百濮”中的一支。德昂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德宏德昂族信仰的小乘佛教有潤、擺莊、多列和左抵四個教派,其中以信奉多列派者為絕大多數(shù)。

大象是傣族人的標(biāo)志性動物,它表示著吉祥。這次來民族村,正好碰上了大象表演,真是太高興了。

傈僳族是我國最后的一個母系族,因此家庭布置也非常尊敬祖母。祖母的臥室在北邊。北邊是上屋,只有家里的老人才能就住。西邊是新娘房。這里是結(jié)婚后姑娘和小伙子的房間。屋里擺放著一張雙人床和一個衣柜。南邊是燒香、祭拜的屋子。里面有一尊佛和一張貢桌。東邊則是廚房和飯廳。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此外思茅地區(qū)、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哈尼族有“卡多”、“雅尼”、“碧約”、布都、白宏等20多個自稱和他,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為哈尼族。哈尼族長期山居住在被稱為“山有多高水有多長”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村寨大多建在連綿起伏的山巒中間,綴著層層哈尼族梯田,是滇南的一大景觀。

哈尼人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間有一大間為堂屋。在版納地區(qū),堂屋東面一間為家長的臥室,臥室內(nèi)設(shè)有祭祖處。哀牢山、無量山區(qū)哈尼族的寨房因各地地理、經(jīng)濟及環(huán)境民族的不同而有茅草房、土掌房、石灰房、瓦房幾種式樣。

看完表演出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既然走在不知名的民族村村寨里,這里的房屋錯落有致,各展風(fēng)姿,很是新奇。

看完村落,我一路往外走,既已走出民族村,我初步了解到了,民族村里面有很多民族,只是沒來得及看到他們的服飾,還有品嘗他們的特色小吃、炒菜之類的,頗有些遺憾。

準(zhǔn)備出發(fā)下一站————神奇的西藏。
遙遠的西藏,神秘的地方。那里的天,湛藍湛藍的,一塵不染,那里的夜,無比寂靜,能聽見自己的心跳,那里的人們虔誠又熱情,會將真誠情感化成天際美妙的歌聲。圣湖,轉(zhuǎn)山,雪或,高原……

當(dāng)心情還駐留在彩云之南,身軀已開始踏上神秘的西藏之旅。一直以來,西藏在我心中是一個極其神秘的地方,在那里,有著燦爛的陽光,潔白的云朵,純凈的天空,稀薄的空氣,連綿的雪山,安靜的湖泊…..藍天遼闊,白云悠悠,皚皚雪峰,幽幽牧地,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特別是有著獨具特色、別具一格的傳統(tǒng)文化信仰,今天,我將用最強烈的好奇和渴望。叩響雪域風(fēng)情的神秘之門,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

初來乍到,就迫不及待地溜到布達拉宮去照相,在這座雄偉壯闊的建筑物面前,你用怎樣的形容詞來描述它的神奇壯美都不為過。每一天從晨曦熹微到夕陽西下,在布達拉宮的周邊都有一大批虔誠信徒從左至右地圍繞著布達拉宮轉(zhuǎn)圈祈福,手里搖著轉(zhuǎn)經(jīng)筒,寄托著美好的夢想和希望。

布達拉宮的門票為每票200元,每天只限售3000張,需要排隊預(yù)約購票。旺季的票源極其緊張,黃牛票炒到上千元一張。既來之、則安之,不進去看看怎能算來到西藏,忍痛花了半個月的飯票錢購買高價票,開啟了布達拉宮之旅。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fēng)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17世紀(jì)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

漫步在布達拉宮,感到心速加快,并不全是高原反應(yīng),而是對布達拉宮的氣勢磅礴、神奇?zhèn)グ?、幽然神秘所震撼。拾級而上踱步在布達拉宮,看到宮殿、佛堂、墻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題材主要有高原風(fēng)景、歷史傳說、佛教故事和布達拉宮建造場面等。宮內(nèi)還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佛教畫)近萬幅,金質(zhì)、銀質(zhì)、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shù)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jīng)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堪稱是一座藝術(shù)的殿堂。

布達拉宮里供奉著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各自有各自的傳奇,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倉央嘉措是藏族著名詩人,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在此之前,我也偶爾讀過他寫的詩,富有哲理,意境高遠,朗朗上口,令人愛不釋手,不愧為詩壇的奇花異葩。其中,他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情歌,流芳百世,如“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薄ⅰ澳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真的沒有想到,如此溫情爾雅的情詩王子倉央嘉措竟然曾經(jīng)是藏教中至高無上的傳世人物,宛如一顆璀璨的寶石,照耀了布達拉宮的絢麗多姿。

來到拉薩,還有一個地方是很值得去的,那就是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薩老城區(qū)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由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進入大昭寺的門票為60元。說實在的,大昭寺里面的景色與布達拉宮很相像、很接近,主要都是供奉著歷代喇嘛、活佛的靈塔,萬盞酥油燈徹夜長明,每天都是香火繚繞,熱鬧非凡,虔誠的信徒們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在這里,讓我更感興趣的是大昭寺邊上的“八廓街”。

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修建的一條拉薩最繁華的商業(yè)街。街道以大昭寺為中心,周長約1000多米。在拉薩,隨便問個人,沒有不知道八角街的。八廓街保留了拉薩古城的原有風(fēng)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塊鋪成,旁邊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個巨型香爐,晝夜香火彌漫。街道兩側(cè)店鋪林立,擺放著銅佛、轉(zhuǎn)經(jīng)筒、經(jīng)幡旗等宗教用品,也有馬具、藏刀、酥油、青稞酒、甜茶等生活日用品,還有唐卡繪畫、手絹藏毯等手工藝品以及古玩、土特產(chǎn)等蘊涵民族特色的商品。走在八角街上,當(dāng)然不要忘了品嘗最具西藏風(fēng)味的各式小吃,在這里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藏式美味。幾乎從早到晚,八角街上都是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已發(fā)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yè)街和購物街于一體的街區(qū),成為拉薩最繁華熱鬧的一個地方。

來到西藏,我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高原反應(yīng)的襲擊,頭暈頭疼,呼吸氣短,疲憊無力,徹夜難眠。此外,強烈的紫外線也在短短的幾天內(nèi)就成功地把我摧殘成為一個滿臉倦容、風(fēng)燭殘年的嬤嬤。但這一切對于有著一顆強大的尋幽探秘的心的我來說已是微不足道,在水面如鏡的羊湖、幽靜雅致的小昭寺都留下我朝圣的足跡……特別是去羊湖的路上,車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崎嶇陡峭,險象環(huán)生,路邊的耗牛和美麗花朵成為流動的風(fēng)景。到了山頂,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純凈湛藍、沁人心扉的湖水,朵朵白云從我們頭頂上飄過,那一刻,終于知道什么是蕩滌心靈……我想,西藏對于很多人而言,或許會跟我一樣,感覺很遙遠很神秘很艱辛,我很有幸能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今生今世,一次足矣。

@小小牽牛草 2017-10-31 18:52:39
線路選的好,會玩,欣賞!
-----------------------------
呵呵,因為我的目標(biāo)是西藏,而海南去西藏是沒有直達飛機,只能轉(zhuǎn)機。海南的海拔是海平面,我怕一下子去西藏適應(yīng)不了,因而選擇昆明來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改變。
天空晴朗,視野清晰。坐在機艙窗緣邊的我,飛機上俯瞰西藏上空,夕陽下的西藏群山,雪峰皚皚,綿延數(shù)百里,可謂燦爛!
 
(文/小編)
免責(zé)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nyqrr.cn/news/show-19382.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