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測評資訊 » 正文

黃梅清涼洞道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2-18 23:21:22    瀏覽次數(shù):550
導(dǎo)讀

清涼洞道觀現(xiàn)道長為全真龍門派胡信高,誠邀社會各界人士(信道或不信道均可,佛教人士除外)前來修行、悟道、旅游養(yǎng)生,長住或小住均行。聯(lián)系QQ1004025176崇利 道觀交通:武漢有大巴至黃梅,或九江至黃梅,黃梅縣客

清涼洞道觀現(xiàn)道長為全真龍門派胡信高,誠邀社會各界人士(信道或不信道均可,佛教人士除外)前來修行、悟道、旅游養(yǎng)生,長住或小住均行。聯(lián)系QQ1004025176崇利
道觀交通:武漢有大巴至黃梅,或九江至黃梅,黃梅縣客運(yùn)站有中巴至大河鎮(zhèn),鎮(zhèn)上有農(nóng)村巴士至大廟鄉(xiāng),再步行上山約一小時可到。
道觀生活條件:現(xiàn)有客房十余間,通電,有電信及電視信號,長年有泉水無自來水,數(shù)畝田地自種蔬菜,柴火灶燒飯,素食為主。
大概一0年,首次來到黃梅,只是聽說五祖寺有名,于是乎想過來玩玩,當(dāng)時帶了一個戶外小分隊過來徒步爬山而己,沒想到竟愛上了這片山水,還皈依全真龍門派下……
當(dāng)時我們先是參訪了禪宗勝地五祖寺,繼而包車直上海拔一千多米的紫云山挪步園,參觀老祖寺,夜宿老祖寺外的農(nóng)家老柳家,他家正在建房,只能在他家還未修好的房間里搭帳蓬了,和酒鬼村長共帳了。次日清晨與其余五人集合向挪步園頂峰火焰洞出發(fā),約一個半小時徒步攀爬,終于來到了懸崖峭壁上的火焰洞,令人驚奇的是如此險峻之地居然還有一座小廟,廟里還有兩位修行人………
從火焰洞下來后,走到挪步園茶場,剛巧有一小車停著,車主蠻熱情的,于是談好價一行人坐他的車直奔山下的大廟而去。來到大廟,自然有座大廟,其實(shí)是個道觀,當(dāng)?shù)厝瞬环值婪鸾院魹閺R,又叫大洋廟,為晉代高道宋益修行之地,參觀完后當(dāng)?shù)厝酥v說山上還有兩個去處值得一看,一曰黃龍?zhí)?,一曰清涼洞,都在離大廟不遠(yuǎn)的山里。于是眾人決定前往,走走停停,爬山越嶺,大約二個小時才到達(dá)黃龍?zhí)?,夜宿農(nóng)家樂。
黃龍?zhí)稙辄S梅的一個名勝景點(diǎn),共有四級瀑布,一般人看到的是最后一級,瀑布下有一深潭即為黃龍?zhí)?,離潭不遠(yuǎn)處有一古觀,即是黃齡古洞,是晉代高道宋益修行飛仙之處。四周皆峽谷,清翠幽靜,為避暑之勝地,只不過環(huán)境濕度大,晚上潭水聲響大,日照時間短,非一般人能適應(yīng)也。
離開黃龍?zhí)?,上來十八盤,步行山路一個多小時才到了清涼洞。清涼洞也是一古老道觀,比黃龍?zhí)吨S齡洞還要早許多,據(jù)稱有二千六百余年歷史,未得考據(jù)。清涼洞相對黃齡洞就要敞亮多了,一條土路可直達(dá)觀門前,觀前竹林茂盛,據(jù)李道士說,每年春天會發(fā)很多竹筍,有很多人上山挖筍,竹林應(yīng)該是道觀前輩栽種,后人才有口福享此山珍美味也。
感覺這天涯論壇上不是西藏便是麗江,不是美歐澳便是東南亞,其實(shí)真正接地氣還是這些有山有水有林有竹有田有地的所謂江南小旮旯??
西涼女兒國 今 廣東東莞。 唐僧師徒四人在東莞,酒囊飯飽后,做完全套大保健,再次踏上了求取真經(jīng)之路!
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還來此
……這是老祖寶掌和尚離世前說的謁,據(jù)說他活了一千多歲!看來他也很舍不得這片紫云山水的
現(xiàn)在的黃梅,雖說有著名的五祖寺、四祖寺、老祖寺,其實(shí)遠(yuǎn)不如古時之繁勝,隋唐之際,黃梅可謂全國宗教中心,禪宗與道教并興,僅南北山的靈峰寺就有上下七重廟宇,住眾千余人,可現(xiàn)在去看只剩一地荒蕪!
千年古寺南山靈峰寺沒能躲過文革浩劫,文革中當(dāng)?shù)責(zé)o知村民拆毀七重廟宇中的六重,拆掉的木料石料被村民拉回家建房做豬圈鋪路,僅存的一座廟也是殘垣斷壁、瓦漏墻破…………
師傅胡信高道長熱忱歡迎全國各地道友或旅游人士前來參訪,委托弟子崇歷作宣傳引導(dǎo),近期法會活動:臘八一一派饋臘八粥活動,2017.元.5日。聯(lián)系:崇歷QQ1004025176。微信名一崇利。
無大氣污染,無水源污染,無農(nóng)藥化肥之土壤,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如此純凈之地,走遍神卅大地也難找?guī)滋幇?。推薦于各位天涯悠客,有空過來喝茶、發(fā)呆啊!??????
如果問我,哪兒最美?我肯定地回答是我的家鄉(xiāng)黃梅。如果問我黃梅哪兒最美,我肯定地回答,最美不過是清涼。

又是清明,處處黃梅雨。早就規(guī)劃好的路線,終于得以成行了。 又上龜背山,這已是我連續(xù)三周登臨同一座山了。不過每次登臨,都有意外地喜悅。帶著家鄉(xiāng)的驢友,在百里之外,聽著鄉(xiāng)音響徹耳邊,心中說不出的開懷。都是平原出來的人,他們第一次登臨花山,一個個都把滿腔的喜悅,大大方方地寫在臉上???,錦繡前程的臉上,開心的笑容竟然比身邊的杜鵑花更加燦爛。其實(shí),她看到的不過是散落在山邊的一小束花,只不過對于平原的人來說,新鮮感勝過了一切。

翻過太平洞時,路邊零落幾棵雨后新筍,一行人眾都顯露出欣羨的樣子,雖然很期盼擁有,但卻沒有一個人伸手去采。人有尊嚴(yán),我想大山也是有的,自然也是有的,人受到侵犯會感覺受傷,大山也一樣會受傷,大自然更會受傷。龜背山并不高,上到飛仙石處,頂峰已觸手可攀。飛仙石臨崖突兀,擎天觸空,果然不一般。相傳這里道人宋益在此處得道升天,所以命名飛仙石。石頂有兩個埡口,相傳就是宋真人升天時踩在石上留下的腳印。飛仙石前的六角涼亭,起眼處,略顯粗笨,細(xì)瞧來,始覺匠心。亭蓋如傘,傘骨傘面全由條石組成。其間,傘架相連處,條石相嵌,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依然完好如初,怎不讓人稱奇。亭邊又有巨石,并有石刻,不過風(fēng)蝕雨襲,已然模糊難辯。

踏到嶺上時,人群象是炸開了鍋,尖叫聲、歡笑聲不斷。第一次看到家鄉(xiāng)的杜鵑花海,難怪他們不如此激動。眼前是一片花海,白蕊吐絲的櫟木花,紅如晚霞的杜鵑花,相依相偎,相傍相映。有的花兒還帶著昨天的雨滴,看上去楚楚動人,有的正在怒放,嬌艷如酒后紅顏。紅的奪目,白的惹眼,正是花在嶺上開,人在花間游。到處是自拍的、互拍的身影,到處是歡樂的笑聲。春天總是這樣迷人,雖然春天總是很短,但是有了這些燦爛綻放的花兒,總是讓人無限地留戀。可別癡心妄想,要留住春光,有些東西逝去就不再復(fù)返的,就如同這花兒的綻放,就如同這美麗的春光。難怪晏幾道如此詠春:留春不住。恰似年光無味處。滿眼飛英。彈指東風(fēng)太淺情。從嶺上往下看,彎彎曲曲的田埂將山谷中的農(nóng)田分割成各具形態(tài)的一小塊一小塊,仿若一幅拼圖,大廟村傍著田疇,依山而筑,隱約可見的澗溪蜿蜒流淌。遠(yuǎn)處如此靜謐如此安詳,與眼前的喧囂相比,顯得無限從容淡定。 ( 文章閱讀網(wǎng):csjbk )

再三地催促,還是有人戀戀難舍。從嶺上下來,沿途紫色杜鵑漸次增多,又有好些驢友躍躍欲試想要自拍,都被我趕走了。下山的路,沙粒多,而且有些陡,別說照相了,就是徒手下山也是極不易的。誘惹總是無處不在,可是動人之處必有危機(jī)暗潛,難怪人說:登山莫看景,看景莫登山。 才下虎背山,又上清涼山。人生的起起落落,不就是象登山一樣么,上到高山,就得下到山谷。過了這山,還有那山。山頂看到山下總是很美,卻看不到山下的雜草叢生;山下望著山頂,總是很壯觀,卻看不到山頂亂石橫生的荒涼。只有在山間谷地不斷穿行,才能領(lǐng)略到人世間不同的風(fēng)景。

穿過竹林,前面就是清涼洞了。傳說晉惠帝途經(jīng)此處,戀戀難舍。又說曹丕也曾在此處留連不已,至今在清涼洞后山頂處還有藏身洞在。又傳說這里是唐僧師徒途經(jīng)之處,山前山后唐僧師徒都留有身影。你看洞右邊那聳入云霄的石頭,宛然是拖著鐵扒的二師兄;大師兄永遠(yuǎn)是走在前面,不遠(yuǎn)處的猴石即是。而唐僧師傅沙僧師弟總在一起,左邊高高的山頂上隱約可見他們的身影。清涼洞實(shí)際藏身在廟堂里邊,巨石相覆,形成的天然洞穴。洞中現(xiàn)供奉的是龍王神。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龍王神,咋一見,竟大吃一驚,真以為到了神仙洞府。龍王神后面石壁有清泉滲流十分清涼。廟堂后有塊天然巨石打磨出來的水缸,缸中盛滿了從清涼洞接過來的泉水。整個清涼洞府,顯得既有道家豐采,又有佛教莊嚴(yán),相傳,那石缸上洞叟二字即為當(dāng)時寺僧所刻。
與龜背山上杜鵑花喧囂怒放不同,此處雖有人煙,卻倍覺清涼。洞前翠竹蒼蒼,風(fēng)過處,竹葉嗽嗽作響;泉流處,激石嘩嘩自鳴;洞后青山巍然無語,洞中師太低眉誦經(jīng)。沒有紛爭,沒有奢望,除了天籟的聲音,就只有向道的修行。

向來,總有人說,天下最美的景觀都被僧道占去。試問,除了僧道,還有誰能忍得住這紅塵中的清涼?還有誰能堅守寂寞的信仰?還有誰能傳承這一世的清涼?莫道人間如蓬萊,最美不過是清涼。這一念瞬間而生。 和清涼洞一樣,黃齡古洞更加清幽,據(jù)聞這里也是清涼洞的分洞。三面大山之下,一澗清流之傍,一條幽徑相通,黃齡古洞顯得更加安寧,更加沉寂。好在洞邊不遠(yuǎn),黃龍?zhí)镀俨冀?jīng)年不息,日夜奔騰,給這個清涼世界,帶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聲音。

也許,生命中所有的掙扎,所有的奮斗,最后終將歸于沉寂。那些花兒,嬌艷也罷,含羞也罷,枝頭上一片燦爛,落下時,繽紛一地,沒有了蜂逐蝶戀的炫彩,卻有化塵孕新的功德,就算清涼一季,待到新生綻放,那才是我們生命之最美。

愿世間處處清涼,愿心中季季清涼。

首發(fā)散文網(wǎng):bookfanstore
圣誕快樂!現(xiàn)在很多中國人過這個西方洋節(jié),這無可厚非,神無國界,耶酥也憐憫中國人?。。?!
歡迎全國各地道友或旅游、養(yǎng)生人士前來清涼洞!聯(lián)系電話:胡師付:13886441571.李師付:15971392273.崇歷:13135899778.
一七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我再次登程前往黃梅清涼洞,年前就準(zhǔn)備前去道觀過年的,可惜腳不爭氣痛了一二十天,這不剛好沒幾天,天氣又暖和起來了,覺得要去一趟了,也跟師父拜個年。于是一早起程上了蘄春的車。到蘄春后又轉(zhuǎn)車到桐梓,我想從后山翻山過去,順便經(jīng)過法華庵和荊竹庵去看看……
從桐梓上山,到山腰見到了界嶺水庫,一漲青水綠似翠,水庫上頭一點(diǎn)便是白巖寺,大門緊閉并無一人,只有門口看門小狗對俺狂吠不已。繼續(xù)上行,快到觀景亭有一小村莊,只有三四戶人家,青瓦土坯房,可惜空無一人,看門上鐵將軍銹色來看,已有好幾年無人住了,可村中小溪依然清洌,于是一聲嘆息,繼續(xù)上山……
到了法華寺,心涼了一大截,木門洞開,里面一片狼藉,本來失火后這個小廟已破敗不堪,俺去年給大門上了把鎖,心想防止牛羊野物進(jìn)去,可這一看不知誰把門撞開了,估計牛羊都進(jìn)來躲雨了。里面床上還有一頂帳篷,不知哪位大俠還在此過夜了的,也不知將大門鎖好,搞得一片垃塌,也許門前修路工人。再次嘆息離開前住荊竹庵。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才到,老吳依然在廟里,這里變化還比較大,山路修好拓寬了,車一直可以到大廟,還挖了個放生池,看來這一年來老吳功勞不??!
師徒四人在加上白龍馬五人全是男性,36÷5嗯?一人七個,唐僧是師父多給一個吧,你看這回都趕上韋小寶了,多性福。
與老吳告別,離開荊竹庵直奔山下大廟村走去,現(xiàn)在路況好多了,汽車都可以上來了。先下再上,這段山路把我累得夠嗆,沿路変化不小,團(tuán)山村在發(fā)展茶葉種植,閑置田地很多都種上了茶??斓剿狞c(diǎn)才上到了清涼洞,依然是翠竹青青、流水潺潺,白墻青瓦,一派洞天福地。終于見到了胡師、李師、小吳,寒喧一陣,喝口泉水清茶……
清涼洞現(xiàn)主持胡信高師傅寬厚仁善、熱情待客,住山已有二十余年,道觀去年重修客房,條件大為改善,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小住或長修。

 
(文/小編)
免責(zé)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diǎn),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jìn)行核實(shí),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