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lì)^條 » 財(cái)經(jīng)金融 » 正文

《功家秘法寶藏》內(nèi)功拳法_渾元金手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3-04-24 02:06:33    作者:高雯英    瀏覽次數(shù):252
導(dǎo)讀

渾元金手錘《功家秘法寶藏》卷四“渾元陰陽五行手·金手行氣錘圖說”中載曰:“金手行氣錘者,乃內(nèi)功拳也。 ……須朝夕各演一遍。勿令歇止(一日)矣?!?預(yù)備式:并步直立,挺胸塌腰,收腹垂肩,臂至兩側(cè),目視前方


渾元金手錘

《功家秘法寶藏》卷四“渾元陰陽五行手·金手行氣錘圖說”中載曰:“金手行氣錘者,乃內(nèi)功拳也。 ……須朝夕各演一遍。勿令歇止(一日)矣?!?/p>

?

預(yù)備式:

并步直立,挺胸塌腰,收腹垂肩,臂至兩側(cè),目視前方,目視前方,自然呼吸〖圖一〗。

第壹式“真人作拱”:

兩臂上抬,兩臂上抬,握拳相合,分指叉抱,作拱貼胸,心靜自然,“換息作三(注: 一吸一呼為一息,此須“三換息”)【圖二】


第二式“小道出山”:

右腳上腳上步,兩臂下垂,分手側(cè)降〖圖三】;左腳跟進(jìn),并步立正,兩手作拱,前送自然【圖四】。


第三式“仙童關(guān)門”:

兩手變變掌,前送緩?fù)?,深沉自然,不思?xì)庀?即不想著呼吸)【圖五】


第四式“童兒養(yǎng)性”:

兩掌上升,高懸過頭,分至兩側(cè),吸氣一次(注:此吸氣須做到慢、細(xì)、均)【圖六】;兩掌下降,宛若按球(注:此動(dòng)作如按水中浮球),直至腿側(cè),方使嘆氣(注:此只嘆氣一次,同樣需自然)【圖七】

第五式“順?biāo)浦邸保?/p>

吸氣一次,伴之升臂,上步左(腳)跨(步),伴腳上勾〖圖八〗;繼之放(開)勾(腳),穩(wěn)踏地面?!紙D九】

送膝前弓(掌前送(推),伴之嘆氣(一次)【圖十〗。

第六式“順?biāo)浦邸保?/p>

右腳上步,腳尖上勾,兩手回收、伴之吸氣(一次)【圖十一】;右膝前移,踏腳成弓,兩掌前推,伴之嘆氣(一次)【圖十二】


第七式“真人放劍”:

左腳上步,并靠屈膝,兩手抓緊,回收腹前【圖十三】;左腳上步,兩腿擺樁(左虛右實(shí)樁),左掌前送(摧),右掌按護(hù)(置右肘下方)【圖十四】

第八式 “真人放劍”

右腳上步,兩手抓握,回收至腹; 【圖十五】右手成掌,前送推出,左掌按護(hù)(置右肘下方) 【圖十六】。

第九式 “真人轉(zhuǎn)劍”:

左腳上步,兩手抓握,回收腹前【圖十七】;轉(zhuǎn)身右移(180度),換手變掌,一手前推(右掌), 一手按護(hù)(左掌) 【圖十八】 。


第十式 “風(fēng)擺蓮花”:

身(體)漸左轉(zhuǎn),伴之移(橫向)臂(兩手)【圖十九】 。


第十一式 “撥草尋蛇”:

兩腳開步,雙展其手【圖二十】


第十二式“金栓橫門" :

身向右轉(zhuǎn)(轉(zhuǎn)體90度), 右腳左靠(以右腳向左腳處靠攏并步) ;伴之抬手(右手上抬),亦降作圏(左手下降使之成圈手狀)【圖二十一】。

第十三式 “鳳凰展翅”:

右腳上步,兩臂側(cè)舉(側(cè)平舉且兩手腕微微下垂)【圖二十二】。


第十四式 "伏雞臥巢":

重心后移,兩掌下降【圖二十三】。 -


第十五式“嫦娥舒袖”:

上步直虛(左腳上步成左直虛步) , 繞臂雙展 (右手臂繞至前方并以手指正對;左臂繞至身后平舉——兩手心均朝下) 【圖二十四】


第十六式“金雞開羽'':

(上述動(dòng)作不停)右臂上抬,左臂下降【圖二十五】


第十七式 ''嫦娥舒袖”:

上步直虛 (右腳上步成右直虛步),兩臂展繞【圖二十六】。


第十八式 “平沙落雁”:

蹲身歇步(身體下蹲形成左歇步) ,繞臂雙展(在形成歇步得同時(shí),兩手臂繞動(dòng)后以左臂前伸、右臂后展作平控狀——兩手心均朝下)【圖二十七】。


第十九式 “雛雞啄食”:

人體起立,左腳上步,蓋其右膝; (同時(shí))右手前移胸,左臂后置【圖二十八】。


第二十式“平沙落雁”:

蹲身歇步(身體下蹲成右歇步),兩臂分展(同時(shí)作右臂伸直、左臂后送狀)【圖二十九】。

第二十一式“仙童捧蓮”:

身體直立,上步側(cè)丁 (右腳上步成“右斜丁步”) ; (同時(shí))兩手移胸(前), 掌根相靠,指分兩側(cè)(掌指朝外),掌心朝上【圖三十】 。


第二十二式 “嫦娥起舞”:

兩臂側(cè)分,右腿側(cè)舉【圖三十一、圖三十二】。


第二十三式 “嫦娥起舞" :

右腳落地,身向右轉(zhuǎn)(180度),左腳上步,呈左斜丁(步) ; (同時(shí))兩掌托舉,放置胸前,掌根相靠;指分兩側(cè),掌心朝上【圖三十三】。兩臂側(cè)分,左腿側(cè)舉【圖三十四至三十六】。


第二十四式“倒轉(zhuǎn)乾坤”:

左腳前落,身體右轉(zhuǎn),兩臂轉(zhuǎn)動(dòng),至身右側(cè),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圖三十七】 ; 兩臂擬動(dòng),掌為重點(diǎn),順身左側(cè),緩緩拂動(dòng)【圖三十八】;右腳移靠,并之左腳 (移靠并將右腳尖掂起, 右腳后跟上抬),兩手左移,則在同時(shí)【圖三十九】;右腳右開(向右側(cè)方向通開一步),兩手(同時(shí))上抬【圖四十】;兩手欲拂,微微待動(dòng)【圖四十一】;重心(身體)正移(移在兩腿間) , 兩手拂動(dòng)(兩手同時(shí)自左向右側(cè)方向拂動(dòng))【圖四十二】 ;上動(dòng)不停,西手續(xù)拂,至體右側(c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圖四十三 、圖四十四】;左腳右移,逐向右腿,兩腿一并,為左掂步【圖四十五】 。

第二十五式“力托千鈞”:

身體左轉(zhuǎn) (約90度) , 右腳上步,平齊左腳,乃呈并步,兩手相托,出自腹前(同時(shí)托出,與并步同時(shí)動(dòng)作),掌指相對,掌心向上【圖四十六】;身體右轉(zhuǎn)(約90度) ,兩腿開步,兩手分托,至胸前側(cè)(方)【圖四十七】。


第二十六式“巧按浮球”:

手托過肩,隨之下翻,掌心朝下,雙雙皆此【圖四十八】;西腿微曲,身體下沉, 兩手雙分,移向兩側(cè);令其掌指,對向前方,緩緩下按,宛若按球【圖四十九】。


第二十七式“真人放劍”:

身體左轉(zhuǎn) (約90度),蹲步(即騎馬式)抬臂,兩手立掌,掌心相對,掌指向前【圖五十】。

第二十八式“真人收劍" :

身體右轉(zhuǎn) (約90度),蹲步同前,兩手下降,落至“氣門”(穴位名,在腰兩側(cè),左右各一) ,手隨動(dòng)變,換拳(成“空心拳''——即拳中留有縫隙,不的握緊)回收,拳心朝下【圖五十一】 。


第二十九式“仙童放簾" :

身體左轉(zhuǎn)約90度,蹲步向前,兩臂上抬,屈肘待動(dòng)【圖五十二】。

兩臂下送,雙拳輕推,由高而低,緩緩而至【圖五十三】。

第三十式“彎弓杵肋”:

身體不動(dòng),唯動(dòng)兩手,換作手型,定式為架【圖五十四】。


第三十一式“一提千斤”:

身體不動(dòng),手型作定(式) 【圖五十五】。


第三十二式“順風(fēng)扯旗”:

身體不動(dòng),手型作定(式)【圖五十六】 。


第三十三式“一提千斤”:

身體不動(dòng),手型作定(式) 【圖五十七】。


第三十四式“順風(fēng)扯旗”:

身體不動(dòng)手型作定(式)【圖五十八】 。


第三十五式“天王托塔”:

身體左轉(zhuǎn)(約90度),兩手成拳,掌心朝上,掌指相對,托放腹前【圖五十九】。


第三十六式“雙手推山”:

右腳上步,并于左腳(立正站妥);兩手翻轉(zhuǎn),緩緩前推,掌心朝前,掌指相對【圖六十】 。


第三十七式“金雕展翅”:

兩腿不動(dòng),兩手劃圈,轉(zhuǎn)至身后,則作雙勾 (反臂直肘,勾尖朝上)【圖六十一】。


第三十八式“天王托塔”:

兩腿不動(dòng),兩手圈繞,環(huán)至身前,變?yōu)橥姓疲菩某?,掌指相對【圖六十二】。


收式:

兩腿不動(dòng),兩手回收,握拳雙撤,放置“氣門"(穴)【圖六十三】;即之收式,拳變?yōu)檎?,雙降腿側(cè)。 自然呼吸,心平氣和。


附:

演練須知——每天一遍(早晨)、亦可兩遍(早、晩各一);呼吸自然,動(dòng)作舒和;柔中夾剛,以意催力。


(整理 范克平 繪圖 張建目)

 
(文/高雯英)
免責(zé)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高雯英個(gè)人觀點(diǎn),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jìn)行核實(shí),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shí)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shí)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