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庖丁解牛 恢恢游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3-07 21:45:03    作者:微世推-麗萍    瀏覽次數(shù):210
導讀

——楊澥銘刻的紅木印床被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葉銘譽為“江南第一名手”的篆刻家楊澥,是一位兼善書法、竹刻、硯刻、金石考據(jù),具有多方面才華的藝術家。但其生平事例,只有葉銘《再續(xù)印人傳》及褚德彝《竹人續(xù)錄》中


——楊澥銘刻的紅木印床

被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葉銘譽為“江南第一名手”的篆刻家楊澥,是一位兼善書法、竹刻、硯刻、金石考據(jù),具有多方面才華的藝術家。但其生平事例,只有葉銘《再續(xù)印人傳》及褚德彝《竹人續(xù)錄》中數(shù)十字而已,頗感寂寥。筆者好楊澥之藝,留心覓集其作品,也存其書、印數(shù)件,近竟得楊澥銘刻的印床,實屬希品,遂作考證,以小文記之,亦為楊澥藝事添一談資。

楊澥銘紅木印床(拓片見圖),高5.5厘米,長12.3厘米,寬5.7厘米,呈凹形,中有逐一編號的大小紅木夾片八塊。印床兩側(cè)均有銘文,一側(cè)為楊澥隸書銘文曰:“庖丁解牛,目無全牛,惟神明于規(guī)矩,斯不泥于規(guī)矩,恢恢游刃,膠柱者其鑒諸。吳江楊聾石銘書,為倬田先生正屬,癸巳夏六月。”時年為1833年,楊澥53歲。另一側(cè)為繼藏者,嘉興篆刻家錢柏森于1911年所刻的隸書銘文曰:“刻鵠雕蟲,君子所鄙,曷若束身乎規(guī)矩之中,小試其牛刀之技。辛亥春柏森又銘并刻?!?br>
楊澥隸書銘文為六行,結(jié)體嚴整,開中有合,蒼勁郁茂,古樸凝煉,行至第五行,現(xiàn)其疏密相間,奇正相雜之姿,貴能于參差中求平齊,宛如漢碑之陰。落款為四行。其寬狹得宜,天成鑄就,妙合自然,其“聾”字的樸拙古寫,“屬”字的生氣外呈,均有點睛之功。

此銘文有典故二則,“庖丁解?!?,見莊子養(yǎng)生主篇,其主題就是順任自然,楊澥認為惟遵循規(guī)矩,又不為規(guī)矩所囿,方能游刃恢恢,也是莊子“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的佳注?!澳z柱”見淮南子齊俗篇,“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由膠柱而調(diào)瑟也。”鼓瑟者必轉(zhuǎn)動弦柱,以調(diào)節(jié)音之高低,如膠其柱,則音無從調(diào)節(jié),喻之篆刻的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妥帖而生動。

楊澥的篆刻功力深厚,其章法極為妥帖,有遇圓成璧,遇方成圭之妙。趙之謙在刻“坦甫”一印的邊款中曰:“篆不易配,但求穩(wěn),楊龍石法也?!庇纱丝筛Q見楊澥在晚清印壇的聲望。楊澥用刀沖切俱佳,嘗曰“刻朱文用刀之法,須從春蠶食葉參悟。”深得篆刻之三昧。

楊澥刻此印床之時正值其藝術之高峰期,佳作頗多。如為林則徐所刻的對章,印面沉厚穩(wěn)健,骨肉豐腴,邊款氣象莊嚴,宛若漢碑,為傳世精品。楊澥處皖、浙兩派群雄并立之時,能取各派之長,自成一家,實為智者、能者也。

楊澥(1781-1850),原名海、字竹唐,號龍石,晚號野航、石公、聾石等。篆刻初學浙派,后致力于秦漢印。所刻牙印極精,常有整合傳世,為藏者所珍。1844年后半身瘋癱,不利捉刀,作品遂少。有《聾道人甲申年之作》《楊龍石印存》存世。
 
(文/微世推-麗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麗萍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