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軍的防御體系中,太平洋是個巨大的緩沖區(qū),不像陸地那樣,可向前沿推進,比如你看東歐的反導基地,一步步逼近俄羅斯。如果是海洋,那就只能靠艦船航行,二戰(zhàn)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就是靠航母取勝,依靠強大的海空力量對美軍展開打擊。
目前,除了夏威夷外,另一個關鍵要地就是關島,形成了美軍兩條島鏈的核心。在東風系列全面成熟之后,中國也獲得了對美本土發(fā)生核打擊的能力,這樣我們才有了足夠的話語權,隨著東風系列不斷細化,東風21、東風26這樣的彈道導彈等到深度改進,加上長劍10等巡航導彈的服役,可對關島、夏威夷展開外科手術式打擊。
對美軍而言,東風21、長劍10似乎都沒有實質(zhì)性的威懾感,就像當年蘇聯(lián)大力發(fā)展巡航導彈核潛艇一樣,理論上可以頃刻間剿滅美軍航母編隊,但是如果導彈不發(fā)射,美軍還是感受不到威懾力。因此,航母就是填補這個空白的最好武器,航母可以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威懾、壓迫力,美軍這才有點慌。美軍在過去幾十年也是這么做的,10艘航母全球部署。
隨著遼寧艦服役多年,體系化訓練也基本成熟,最近4.5萬噸超級補給艦也服役了,作戰(zhàn)半徑第一次覆蓋夏威夷。由于遼寧號是常規(guī)動力,因此需要補給艦跟隨,軍事專家認為,中國上核動力航母是遲早的,因為有需求嘛。
不出意外,第三艘航母將驗證彈射器,第四艘航母就上核動力,形成三艘常規(guī)動力,兩艘核動力的規(guī)模,外加2至3艘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基本滿足中國海軍在2030年至2040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