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一個有故事的憂郁癥患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4-27 11:46:16    作者:微世推-王華    瀏覽次數(shù):180
導(dǎo)讀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01揚州會記住杜牧,就像杜牧在夢里也會記得揚州。在晚唐那段歲月里,揚州曾是杜牧一人的揚州。那座城在杜牧的詩里風(fēng)情無限,而杜牧在瘦西湖邊的青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01

揚州會記住杜牧,就像杜牧在夢里也會記得揚州。


在晚唐那段歲月里,揚州曾是杜牧一人的揚州。


那座城在杜牧的詩里風(fēng)情無限,而杜牧在瘦西湖邊的青樓里,一夢不醒。


杜牧在揚州時,那條河還不叫瘦西湖,它只是揚州的護(hù)城河。


“瘦西湖”這個名字是乾隆給的。這個“瘦”字用得極好,嬌憐如此,帶著一點出塵的清芳。


像大觀園里的林妹妹,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石頭記》就在這清瘦之上長到花繁葉茂,然后再一片片凋零在你面前。


護(hù)城河圈起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都停在了揚州。


杜牧來揚州倒不是為了這月色,他從長安而來,是應(yīng)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的邀請,來擔(dān)任節(jié)度使府掌書記。




杜牧出身書香門庭,一年兩次折桂,三十功名,還正是朝陽初生的年紀(jì),


牛僧孺看上的就是他的文采和見解。


杜牧的《阿房宮賦》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很有長遠(yuǎn)的眼光和深刻的見解。


牛僧孺為官清正廉潔,淡居名利場,他覺得杜牧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許他書記的職位,凡文辭之事,皆由他出。


所以,那時的杜牧意氣風(fēng)發(fā),帶著濟(jì)世安邦的自信,把未來的藍(lán)圖畫在了揚州,


想象著定要在這里有所作為,一展抱負(fù),也不虛擔(dān)了才華橫溢的名聲。


但是這個掌書記的職位再重要,也只是個文職,官場有太多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也有無數(shù)明礁暗涌。


他可以置身事外哀嘆歷史風(fēng)云,可一旦進(jìn)入其中,就不得不先面對挫敗,還要學(xué)著察言觀色。這些都是阻擋他施展才華的溝壑。


心志得不到抒發(fā),才知此路有多難行,漸漸愁悶郁結(jié),還好揚州從來不缺散心處。



處處芍藥,處處江柳。他戀上了揚州的月色,沽酒買醉,踏遍青樓。


無處消磨的憂傷,無可填補(bǔ)的空白,他只要一醉,這樣就可以不用去想得太明白。


可牛僧孺不放心,又不好意思明著去阻攔,就派了兵卒輪流值班,暗中保護(hù)他。


此事杜牧一直未察覺,直到他要離開揚州時,


牛僧孺意味深長地勸他要注意名節(jié),杜牧面子上過不去,謊稱從無此事。


牛僧孺拿出滿滿一篋平安貼,全是兵卒的跟蹤記錄,


如,“某夕,杜書記過某家,無恙”“某夕,宴某家”。


杜牧看到這些又羞又愧,不是因為他在青樓有多風(fēng)流,而是在揚州的這些年終是虛度了。


他給自己寫墓志銘時,仍然深深感念牛僧孺,就為那滿滿一篋的“無恙”和“平安”。





02

有人說,唐朝若沒有詩人,盛世江河都會顏色黯淡,


我覺得,唐朝的詩人若沒有酒,厚厚的唐詩也會乏情得多。


杜牧風(fēng)流,在揚州的花街柳巷早已不是秘密,牛僧孺不放心,


就是因為杜牧喝起酒來總有醉生夢死的沉溺,和拼卻一生休的決然。


牛僧孺一定是看出了他的于身不顧,才叫人時刻護(hù)著,好歹這段夜路還可以往回走。



揚州橋多,喝醉的人行路不安全,往往看不清哪里是橋哪里是路,


也分不清湖中月和月中影。所以杜牧也是怕的吧,怕狠狠一場大醉,可能今生都難以再醒,


干脆把那大醉一場的心思一塊一塊掰開,


分成無數(shù)個夜里的無數(shù)次沉醉,趁夜幕埋在春花秋月里。


想醉而不能,也是一種痛苦,他已經(jīng)連路都找不到了,偏偏心里還是這樣清楚。


遠(yuǎn)處的燈火都成了浮光碎影,他在暗處坐下來,冰涼的石階反而給他一點踏實。


清冷的簫聲緩緩響起,低緩而悠長,在寂靜的夜里仿佛是有期許的花蕾,總要等時辰到了才盛開。


杜牧凝神聽著,簫聲婉轉(zhuǎn),如風(fēng)過松濤,有滲入心魂的悲戚。


曲子是《空山崖》,高處遇仙,斷了去路,縱然白云悠悠,紅塵里的牽掛怎么也擋不住。



他偱聲望去,一個清麗的女子正站在二十四橋上吹簫,


她目視著夜色空茫,凝霜的纖指輕移慢落。


離得近了,曲子卻飄渺起來。從此在他心中,天下簫聲屬揚州的最好。




03


除了那首《遣懷》,還有這首《贈別》也被深深銘刻在揚州的夢里——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那個女孩子真小,還是豆蔻年華,杜牧喜歡的就是這種清新吧,一切都還沒來得及細(xì)細(xì)雕琢與繪色。


要說美,能美到哪里?


然而,女大十八變,杜牧眷戀的其實是變化的余地。


才是豆蔻梢頭,還有時間和空間去修飾自己的容顏,多讓人羨慕。


而他卻無法從容,在揚州沒有前程,沒有機(jī)會,連做自己都很難。


因此,他才想要定一個長長的約,要看到這變化會結(jié)一個怎樣的果。


杜牧為那女孩下了豐厚的聘禮,心滿意足而去。


他此番不是求妻,也不是挑妾,甚至連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的念頭也不強(qiáng)烈。


他只為尋覓,在風(fēng)流聲里他始終沒有忘記心里的寄托,只是表達(dá)不出來。


他把困頓藏得深,和在酒里,假裝不在乎聲色犬馬,一口飲下。



他給了這個女孩十年,其實是想給自己十年。所以這十年里,他一次都沒有回來過。


再來已是十四年后,他做好了所有準(zhǔn)備,可是,花開時他沒來,錯過了時間,女孩如今已經(jīng)為人妻。


杜牧為此寫了一首詩,但連她的名字都不肯透露。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十幾年的坎坷和流離。


沒有愛情,沒有離別,她只是杜牧放在塵世里的一個安靜寄托。


繁華事散逐香塵,唯剩嘆息一場。嘆息未消,斜陽下了小樓,他走了,離開了揚州。


04


杜牧在揚州究竟醉沒醉,恐怕只有那時的月色才清楚。


揚州十年,他是一個浪子,一個過客,但首先,他是個詩人。



而后,杜牧又回到了家鄉(xiāng),住在樊川別墅,與少陵塬村舍相連,崔護(hù)就是在這里遇見了人面桃花相映紅。


而杜牧在揚州經(jīng)歷了那十年,已經(jīng)可以平靜地看著花瓣飄落,河水蜿蜒,清澈地映著藍(lán)天白云。


河岸芳草茂盛,綠樹成蔭,杜牧總是在這里,看著東南,有些惆悵,有些想念,一轉(zhuǎn)身仿佛還是青衫少年…


 
(文/微世推-王華)
免責(zé)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王華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jìn)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