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財華社新專題《百億新賽道之可降解塑料|小賽道蘊含大市場,行業(yè)迎來布局新契機!》中,金丹科技(300829.SZ)是可降解塑料未來紅利的受益者之一,亦是可降解塑料板塊估值較高的成分股。
金丹科技高估值背后,除了受百億新賽道可降解塑料利好驅動外,自身在乳酸領域龍頭優(yōu)勢、次新股以及高成長等屬性亦是推高估值水平的重要催化劑。然而,在享受高估值之際,公司多位高管卻“悄然”減持。
乳酸小賽道的次新股龍頭企業(yè),股價最高翻2.5倍
金丹科技是以研發(fā)、生產、銷售乳酸及其系列產品為主的企業(yè),產品包括各種級別的乳酸和乳酸鈣、乳酸鈉及乳酸酯類等,產品已銷往全球80多個和地區(qū)。從產品用途方面看,金丹科技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yī)藥、釀酒、飼料、化妝品、化工、電子、電鍍、紡織、印染等領域。
據悉,金丹科技是國內乳酸及其衍生產品生產小賽道中的龍頭企業(yè),具有年產12.8萬噸乳酸及乳酸鹽的生產能力,其中L-乳酸年產能10.5萬噸,乳酸鹽年產能2.3萬噸。2020年之前,金丹科技收入保持高雙位數(shù)增長。
盡管金丹科技在國內乳酸及其衍生產品生產小賽道中“稱王稱霸”多年,產品也銷往全球80多個;但是近些年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僅有2-3成左右,始終無法在更廣的海外市場中斬獲更多市場份額。這背后原因亦很簡單:與普拉克等國際市場競爭對手相比,金丹科技在技術、地域及原材料成本(例如,美國玉米價格普遍較低)上均不占優(yōu)。以全球最大乳酸消費市場美國為例,金丹科技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不足3%。
近些年,在出海拓展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又恰逢國內可降解塑料迎來機遇,就此金丹科技開始將產品線擴展至可降解材料領域。
具體而言,目前產業(yè)化的生物降解塑料類型主要包括聚乳酸(PLA)、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羥基鏈烷酸酯(PHA)、聚碳酸亞丙酯(PPC)等。其中,聚乳酸是主流可降解塑料產品之一;而聚乳酸又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此看來,金丹科技聚焦聚乳酸具備先天的優(yōu)勢。對此,近年來,金丹科技通過控股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了一萬噸丙交酯的建設項目;與此同時,計劃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后,將籌集資金用于投產一個年產1萬噸聚乳酸的募投項目。
2020年4月份金丹科技成功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成為審核制下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家成功上市企業(yè),是2020年河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是國內乳酸行業(yè)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企業(yè),亦成為A股市場另一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
在諸多“光環(huán)”加持及流通股本小的金丹科技,上市之后又連中兩次可降解塑料機遇;與此同時,又在2020年上半年、2020年前三季度業(yè)績取驅動之下,股價繼續(xù)高走,短短數(shù)月股價就實現(xiàn)倍增。
流動股本方面,與其他小盤股一樣,金丹科技因屬于剛上市次新股,流通規(guī)模非常小。彼時,金丹科技無限售流通股僅有2,830萬股。
紅利方面,2020年4月20日發(fā)布《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錄(征求意見稿)》,2020年7月10日,發(fā)展聯(lián)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等部門就落實“意見”發(fā)布了《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20年8月中旬前出臺實施方案,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二級市場最高光表現(xiàn)方面,金丹科技股價于2021年1月18日創(chuàng)出上市至今新高的78.62元,較發(fā)行價22.53元,漲幅達2.51倍,成為可降解塑料板塊中“最靚的仔”。
起于可降解塑料潮洶,困于原材料漲價及高管減持
2020年底開始,隨著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上漲,二級市場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抑制金丹科技業(yè)績,疊加當時整個二級市場投資情緒趨于謹慎態(tài)度,金丹科技股價開始有所回落。
到了2021年4月,隨著2020年全年業(yè)績良好的表現(xiàn)以及建立農業(yè)生產原料基地等方式,解決玉米原材料供應與價格波動問題等利好消息面的集中發(fā)布,金丹科技股價開始出現(xiàn)觸底反彈。其中,2020年每股收益及每股凈資產表現(xiàn)均優(yōu)于行業(yè)平均值。
據wind數(shù)據顯示,2020年金丹科技每股收益為1.15元,高于行業(yè)每股收益0.92元;2020耐金丹科技每股凈資產為11.53元,高于行業(yè)每股凈資產的7.32元。
然而,在股價反彈約55%(截至2021年4月20日至6月2日)之際,于6月3日金丹科技發(fā)布公告稱,公司7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960.41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比例的5.31%。其中,五名公司高管(于培星、史永禎、崔耀軍、陳飛、王然明 )擬減持數(shù)量合計為490.76萬股,約占總股本比例的2.71%。
據wind數(shù)據顯示,金丹科技五名高管(于培星、史永禎、崔耀軍、陳飛、王然明 )分別于2021年7月6日至7月13日進行了22筆減持,共計減持股數(shù)為214.8萬股,共套現(xiàn)1.39億元。
從股價走勢來看,在股東減持的期間內,金丹科技股價是趨于下滑的態(tài)勢。在股東減持不久后,金丹科技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雖然公司營收及凈利保持正增長,但原材料成本增長導致營收成本大增,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對其持謹慎態(tài)度,股價繼續(xù)向下調整。
2021年上半年,金丹科技營業(yè)成本為5.22 億元,同比增長61.66%,主要是因為原輔材料如玉米等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上半年河南玉米平均采購價為2833.15 元/噸,同比上漲40.32%。導致上半年公司毛利為1.36 億元,毛利率為20.68%,同比下降15.97百分點。
截至2021年9月24日,金丹科技每股股價為48.88元,市盈率為70.84倍,較年初高點111倍市盈率估值有不小的回落,但依舊遠高于可降解塑料板塊,以及可降解塑料板塊其他熱門概念股。據富途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24日,可降解塑料板塊市盈率為18.88倍。其中,可降解塑料板塊熱門概念股萬華化學(600309.SH)市盈率為15.86倍、金發(fā)科技(600143.SH)市盈率為11.21倍。
文:一枝
本文源自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