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口渴時更要慢點喝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7-23 08:41:33    作者:微世推-王鑫    瀏覽次數:280
導讀

口渴的時候,“咕嘟咕嘟”猛喝水的人請舉手。你或許不知道,這樣喝水可能“中毒”,還可能讓心血管“罷工”。在夏季,這種喝水方法尤其危險。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這就為你詳解其中的


口渴的時候,“咕嘟咕嘟”猛喝水的人請舉手。


你或許不知道,這樣喝水可能“中毒”,還可能讓心血管“罷工”。在夏季,這種喝水方法尤其危險。


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這就為你詳解其中的原因,并送你一份“正確喝水指南”。


喝水真的會“中毒”嗎?


別以為“水中毒”是危言聳聽,醫(yī)學上確實有這個概念:




人體在大量出汗后,會同時流失一部分水分和電解質。


此時快速、大量喝淡水,只補充了水分卻沒有補充電解質,血液中的電解質會被“稀釋”。


血液中電解質濃度低,細胞中電解質濃度高,水分更容易從血液進入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這就造成了“水中毒”,又稱稀釋性低鈉血癥。



發(fā)生“水中毒”時,人會有頭暈、口渴、肌肉疼痛和痙攣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


“水中毒”一般不會發(fā)生在正常人身上,但在大量出汗之后猛喝淡水、未補足鹽分時,就有可能發(fā)生。



夏天如果運動量大、出汗多,最好喝點鹽水,或烏梅湯、茶水、綠豆湯,后三種富含鉀,能補充汗液流失的鉀元素。


對于有心臟病的人來說,猛喝水會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猝死。


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


冰水和冷飲的危害更大,會增加心率、加大心臟耗氧量,有誘發(fā)心律失常、心絞痛的危險。




一份正確的喝水指南


喝水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做對了,熊小知送你一份正確喝水指南,希望你每天都喝足水。



水量

按體重算最科學


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水30~40毫升;兒童代謝旺盛,每日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80~90毫升;2歲以下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100~150毫升。


每日需水量包括飲水、食物中含有的水等。


一般來說,成人每日需水約1800~2500毫升,飲水通常占1500~1700毫升,兒童飲水量約為1200毫升。


劇烈運動或高溫作業(yè)時大量出汗,需要增加飲水量。


頻率

半小時一杯

每天要喝的水,最好少量多次小口喝,每次150~200毫升左右,間隔時間約為半小時。


溫度

18℃~45℃為宜

長期喝溫度高于65℃的水,會損傷口腔黏膜、牙釉質、咽喉,增加食管癌發(fā)病率;而冰水、冷飲會讓胃內溫度降低,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


夏天喝常溫的水即可,喜歡“暖”一點,可以將水溫放涼至25℃~45℃再喝。



特殊人群

不能喝太多

有糖尿病、心臟病、腎病的人,不能和大家一樣“多喝水”,喝水量最好遵醫(yī)囑,以免加重心臟或腎臟負擔。


吃藥期間

 水量因藥而異

服藥喝對水,能減少一些藥物的副作用。


普通膠囊、藥片: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


痛風藥:每天應喝水2000~2500毫升,以降低結石及腎內尿酸沉積風險。


排尿結石的藥:大量飲水,保證一天內尿量2500~3000毫升,以減小尿鹽沉淀的機會。


胃黏膜保護劑:保護胃黏膜的氫氧化鋁凝膠、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等,服用前后半小時內不宜喝水,否則影響藥效。


止咳藥:復方甘草合劑、止咳糖漿、川貝止咳露等止咳藥,服后也不建議馬上喝水。


會喝水比“多喝水”更重要


水喝多了不好,喝少了問題也不少。


《中國水與生命質量認知調查報告》顯示,95.3%的人不會喝水,65.9%的人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時定量喝水的好習慣。


天天把“多喝熱水”掛在嘴邊,其實很多人并不會喝水。


水喝得不夠,可能引起的多種健康問題:

1.便秘

2.結石

3.痛風

4.血栓

5.尿路感染

……



正確喝水對健康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消化道、血液、泌尿系統(tǒng)有益處。



等口渴的時候再喝,身體已經處于缺水的狀態(tài)了。判斷身體是否缺水,可從尿液顏色看。



尿液呈淺黃色表明喝水量足夠。


若尿液比較黃,說明身體缺水,應盡快喝水。


尿液呈土黃色,說明已經嚴重脫水,需要及時補水并去醫(yī)院治療。



日常生活中,最好能做到“未渴先飲”,養(yǎng)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下面這幾個時刻,你不妨喝一杯150毫升左右的水。


1

運動前后

運動會消耗大量水分,除了運動前要喝水,運動時每隔半小時也應適當補水。


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天氣熱或運動量大的時候,應保證喝夠4升水,且最好是白開水。


2

早上起床后

人在晨起時,會處于生理性缺水狀態(tài)。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進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釋,改善夜間脫水情況。


3

開空調半小時后

空調房內空氣干燥,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造成眼睛、鼻腔過干。因此,在空調房逗留超過半小時,就要及時補充水分,白開水、礦泉水、檸檬水等均可。


4

晚上睡覺前

人熟睡時,體內水分會通過排尿、出汗、呼吸不斷丟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謝物積存。


臨睡前適度喝水可緩解該現象,降低腦血栓等發(fā)病風險,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因為怕起夜而拒絕睡前喝水。


5

心情煩躁時

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此時不妨喝一杯水,腎上腺素會隨著水分排出體外,心情或許會輕松許多。



6


發(fā)燒時

人在高燒時,會以出汗的形式散熱,消耗大量水分。此時可少量多次地喝溫開水或溫葡萄糖水,小米粥、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想喝到“健康”的水,生活中還需要注意兩個細節(jié):


自來水燒開后打開壺蓋晾一兩三分鐘,可使部分“余氯”揮發(fā)掉;


夏天,盡量別在汽車后備箱里存瓶裝水,以免高溫使塑料瓶中的有害物釋放到水中。



最后,熊小知邀你一起,為健康舉杯,干了這杯白開水。▲


本期編輯:張杰   美編:靳豐華


致讀者


每周日與你見面的熊小知,2018年又多了一種與你“相遇”的方式——


經增補知識點、重新繪制漫畫后,滿載45篇精選文章、共376頁的圖文科普書《熊小知說健康:醫(yī)點就通》正式出版了。




 
(文/微世推-王鑫)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王鑫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