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guān)注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27.將心比心,就是佛心;真誠對待別人,別人才會回報你真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8-08 22:18:54    作者:微世推-李紅華    瀏覽次數(shù):190
導(dǎo)讀

27.將心比心,就是佛心;擁有佛心,就有佛眼生活中有著太多的心靈相隔:在單位上班,彼此可以因?yàn)橐粋€職稱,鬧得形同陌路;出門在外,兩個陌生人可以由于一言不合,馬上揮拳相向;街頭巷尾,一些人遇到需要求助的人

27.將心比心,就是佛心;擁有佛心,就有佛眼 生活中有著太多的心靈相隔:在單位上班,彼此可以因?yàn)橐粋€職稱,鬧得形同陌路;出門在外,兩個陌生人可以由于一言不合,馬上揮拳相向;街頭巷尾,一些人遇到需要求助的人會繞道就走,連打個急救電話都嫌多事……我們一方面越來越渴望了解和把握自己置身的世界,另一方面則越來越害怕被這個喜怒無常的世界”刺傷”。我們總愛造一層厚厚的硬殼,把自己的心緊緊地包裹在里邊,既不想走進(jìn)別人,也不讓別人走進(jìn)來。只是,如果誰都不打開自己的心門,世界將越來越缺少溫暖與陽光。 讓我們擁有一雙看懂別人的佛眼吧,這樣,才能打開別人的心門。將心比心,就是佛心;擁有佛心,就有佛眼。借雙佛眼看懂別人,別人才會為你打開心門。人過一百,形形色色,有的外向,有的內(nèi)向,有的直率,有的委婉,有的與人為善,有的自私刻薄……然而,只要你真正地把別人當(dāng)回事,想別人所想急別人所急,別人的心門就會為你而開。 沒有一個人愿意忍受靈魂的孤獨(dú),沒有一個人希望這個世界冷漠如冰,當(dāng)你能將心比心地對待別人,當(dāng)你能對別人善解人意,你就能讓對方高高興興地打開心門,歡迎你進(jìn)去作客! 有一對夫婦常常為吃蘋果的問題發(fā)生口角。 妻子怕蘋果皮沾了農(nóng)藥,吃后會中毒,所以每次都一定要把皮削掉;丈夫則認(rèn)為果皮有營養(yǎng),把皮削掉太可惜。由于夫婦倆經(jīng)常吃蘋果,所以就常常吵架。最后,倆人竟吵到去找無嗔大師評斷是非。 無嗔大師對那位妻子說:”你先生這么多年來都吃不削皮的蘋果,身體還好好的,你擔(dān)心什么?” 無嗔大師又對那位丈夫說:”你太太不吃蘋果皮,你就嫌她浪費(fèi),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去吃了,這不就沒有事了嗎?” 大師還說:”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成長過程的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習(xí)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強(qiáng)別人來認(rèn)同你的習(xí)慣,同時,要寬容別人的習(xí)慣?!? 小兩口茅塞頓開。 別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么對待你。你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方便,別人也會替你著想,考慮你的利益。學(xué)會換位思考,人生將從此煥然一新!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燕國有個叫趙禮的人,他有一塊在路邊的田。靠他田邊的這段路比較低洼,下了雨就要積水,道路泥濘,難以行走。過路人只好踏著他的田走過去。這使趙禮非常生氣,于是他在田頭上插了一個”禁止通行,違者罰銀兩”的牌子。但行路人似乎視而不見,依然從他的田地里穿行。他一氣之下,便在低洼路面和田地中間挖了一條讓人跨不過去的溝。沒想到,這不僅沒能堵住行人踩地,反而由于行人要繞大彎子而踩踏了更大面積的田地。為此,他常常與行人爭吵不休,總令自己氣得寢食不安。 過了些時候,他的心慢慢地平靜了下來,開始了換位思考,覺得行人總是要走這條路的,誰也不愿意走泥濘小道,如果把這條低洼的路修好,行人不就不從田里過了嗎?于是,他排除了路面上的積水,挑土填平了低洼路面,修了一條平坦的小路。打那以后,行人再也不踩他的田了。 佛祖說,別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么對待你。你不為別人著想,別人就不會為你著想;你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方便,別人也會替你著想,考慮你的利益。學(xué)會換位思考,人生將從此煥然一新! 想讓別人愛你,你得先去愛別人 柳鎮(zhèn)上的凌施主最近非常煩惱,因?yàn)樗X得自己的親人都不愛自己,朋友也不喜歡自己,于是他把自己的痛苦告訴了附近一個寺院的方丈,希望方丈能給自己一些解決煩惱的方法。方丈沒有勸慰他,而是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孩子跑到山上,無意間對著山谷喊了一聲:”喂……”聲音剛落,從四面八方傳來了陣陣”喂……”的回聲。大山答應(yīng)了。孩子很驚訝,又喊了一聲:”你是誰?”大山也回音:”你是誰?”孩子喊:”為什么不告訴我?”大山也說:”為什么不告訴我?” 孩子忍不住生氣了,喊道:”我恨你。”他這一喊可不得了,只聽見整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著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對孩子說:”孩子,你回去對大山喊‘我愛你’,試試看結(jié)果會怎樣,好嗎?”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這次孩子被包圍在了”我——愛——你,我——愛——你……”的回聲之中。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故事講完后,方丈對凌施主說,有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太冷漠,不給自己好臉色看,卻不知道你自己是對方一面最好的鏡子,你對對方笑,對方就會對你笑;你罵對方,對方就會罵你……想讓別人愛你,對你好,你就得先去愛別人,先對別人好。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禪師一起坐禪。 蘇東坡說:”大師,你看我坐在這里像什么?” “看來像一尊佛。”佛印說。 蘇東坡譏笑著說:”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禪師對蘇東坡的譏笑一點(diǎn)兒都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 回家后,蘇東坡把這件事告訴了蘇小妹。 “因?yàn)樽约菏欠穑磩e人也會像佛;若自己是大便,看別人也會像大便。”聽了蘇東坡的話,蘇小妹說。 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你看別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要想得到別人的喜歡,首先你要去真誠地喜歡別人。當(dāng)你真心喜歡別人時,別人才會真正地喜歡你。 有一對鄰居,由于上輩人結(jié)怨,所以成了仇家。兩家人都覺得很難受,但由于仇怨太深,沒有人能幫助他們從苦惱中擺脫出來。有一天,村里來了一位云游和尚,聽說了這兩家人的事情后,出了一個主意。 他用繩子綰了一個疙瘩,把繩子的一頭藏起來,另一頭露出來,然后作出約定,兩家人誰能先把疙瘩解開,另一方就當(dāng)著全村人的面向這家人賠禮道歉。為了占得先機(jī),兩家人日思夜想,都爭著想把這個疙瘩解開。一直過了半個多月,盡管兩家人絞盡腦汁,但誰也拿那個疙瘩沒辦法。無奈之下,兩家人去找那個和尚。和尚微微一笑,說:”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于藏起來的另一個頭上。要想解開這個疙瘩,繩子的兩個頭,缺一不可啊?!眱杉胰寺犕旰螅腥淮笪?,在和尚的調(diào)解下,消除了彼此間的仇怨,和好了起來。 別人是你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不要等著別人去將就你,你要主動一點(diǎn)。只有你先拿出真心,別人才會為你付出誠意。 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幫助別人搬開對方腳下的絆腳石,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幫助敵人,反而幫自己得到了相交一生的朋友。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遠(yuǎn)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dān),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地掛在扁擔(dān)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松了很多。走上一段路后,弟弟換過來挑擔(dān),大哥更能輕松地走上一段路了。 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幫助別人搬開對方腳下的絆腳石,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幫助敵人,反而幫自己得到了相交一生的朋友;以德報怨,不但能很容易地化解矛盾,還能收獲對方的尊重和友善;澆灌對方的瓜田,會結(jié)出更甘甜的果實(shí);給別人活路,就是給自己活路;給別人點(diǎn)亮一盞燈,也是在給自己照明前方的路! 梁國和楚國相鄰,這兩國都出產(chǎn)瓜。梁國人很勤奮地澆灌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都長得又大又甜。楚國人卻十分懶惰,很少去澆灌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都長得不好看也不好吃。 然而,楚國的人嫉妒梁國的瓜種得好,常在夜里去破壞梁國的瓜田,給對方造成了不少的損失。梁國人氣不過,請求當(dāng)?shù)氐目h令宋就準(zhǔn)許他們也過去破壞對方的瓜田。 宋就說:”彼此結(jié)怨如何了得。何必心胸狹窄到這種程度呢?”他反而命令士兵每晚都偷偷地去澆灌楚國的瓜田。 楚國人十分驚訝有人澆灌他們的瓜田,加以追查,才知道是梁人所為。楚地的縣令把這事告訴了楚王。楚王一方面很慚愧國人的表現(xiàn),一方面也很稱道梁人的做法。從此兩國結(jié)下了很好的邦誼。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宋就出人意料的”澆灌對方的瓜田”,感動了楚人,于是就收獲兩國很好的邦誼。試想如果當(dāng)初宋就采納本地百姓的建議,也去破壞楚國的瓜田,兩國百姓只會因此結(jié)下深深的怨恨,冤冤相報無窮盡,甚至可能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到那時,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悲劇將不可避免。宋就的轉(zhuǎn)念一想,結(jié)出了甘甜的外交之果。 在遭遇傷害時,如果我們不再針鋒相對地回?fù)?,而是報以友善來澆灌對方的”瓜田”,雙方的感情必定可以得到融洽的溝通,矛盾亦能得到圓滿的解決,人世間也會因此少去很多很人為的災(zāi)禍!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遇到糾葛時,學(xué)學(xué)古人宋就,為對方的瓜田澆澆水吧,澆下寬容,必將長出理解;澆下善良,必將長出友愛。 在沒有出家前,還是少年的戒癡和尚俗家名字叫靜林。有一次,少年靜林到河邊去釣魚,遇到了一位捕蟹的老人。老人身上背著一個大蟹簍,但并沒有上蓋。靜林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蓋子了。”老人慈祥地看了靜林一眼,說:”小伙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是我想告訴你,蟹簍是可以不蓋的,因?yàn)橐怯行放莱鰜?,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jié)果誰也跑不了。” 靜林忽然頓悟:有的人不也像蟹一樣嗎,自己找不到活路,也不讓別人找活路。他記起了這樣一件事:有個地方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于是當(dāng)?shù)氐囊粋€小煤礦里的工人為了逃命,誰也不甘心落后,爭先恐后地往外擠,結(jié)果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給堵死了,最后誰也沒能逃生,全部遇難。而在附近也有一個小煤礦,當(dāng)遭遇地震時,煤礦挖掘隊(duì)的隊(duì)長很鎮(zhèn)定,只聽到他大聲地喊道: “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他自己也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了后面指揮。結(jié)果20多個礦工全都安全地跑了出來,他自己也脫離了陷境。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不給別人活路,最終將會自斷生路;你給別人機(jī)會,其實(shí)也等于是給自己機(jī)會。 戰(zhàn)國時,中山國相國司馬熹很得國君信任,但是國君的寵姬陰簡十分憎恨司馬熹,常在國君的枕邊說他的壞話。怎么樣才能不這樣坐以待斃呢?想了很長時間,司馬熹都沒能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中山國有個叫田簡的智者,他看出了司馬熹的艱險處境,于是悄悄地向司馬熹獻(xiàn)策。 不久之后,趙國來了一位使者。對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趙國的來使,小小的中山國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馬熹幾乎寸步不離地陪伴在趙國使臣身邊,生怕有一點(diǎn)怠慢。 一次在宴會上,司馬熹問使者:”聽說貴國擅長音樂的美女很多,是這樣嗎?”使者說:”并非如此?!彼抉R熹說:”我曾經(jīng)到過許多國家,見過無數(shù)美女,但總覺得沒有人比得上我國的那位陰簡了,她的容貌傾國傾城,儀態(tài)婀娜多姿,簡直有如仙女下凡!” 趙國使者記在了心里,回去之后便馬上把這一情況稟報給了趙王。趙王聽了之后,還未見到陰簡本人,就已經(jīng)很動心了。于是,趙王派使者到中山國,請求把陰簡送給自己。 陰簡是中山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國君視她為掌上明珠,現(xiàn)在趙王要奪人所愛,他哪里肯答應(yīng)。但是,國君又擔(dān)心如果得罪了趙王,中山國就會遭到趙國的報復(fù),中山國國力微弱,很可能要蒙難。正當(dāng)中山王束手無策之時,司馬熹向國君進(jìn)諫說:”啟奏大王,臣有一個辦法,既可以回絕趙國,又可以避免我國蒙難?!眹宦犑指吲d,忙問道:”你有什么萬全之策?”司馬熹說:”您可以立即冊封陰簡為王后,這樣就能死了趙王的邪念?!? 中山國國君立即照辦。就這樣,中山國保全下來了,陰簡順利地做了王后。司馬熹因力薦陰簡為王后而得到了陰簡的尊重,陰簡從此不再憎恨司馬熹,心中對他感激涕零,司馬熹終于擺脫了困境。 幫助敵人,就能讓你少一敵,而少一個敵人就是多一個朋友。這個由敵人轉(zhuǎn)變而來的朋友,會比你一般的朋友更對你好!因此,幫助敵人不但是保護(hù)自己,更是為自己找到更大的助力。 將心比心,便是佛心。當(dāng)你能設(shè)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很少人會再與你計較。當(dāng)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樣去容忍別人,你的人緣將好得出乎你的想象。 盤珪禪師備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個學(xué)生因行竊被人抓住了,眾人紛紛要求將這個學(xué)生逐出師門,但盤珪并沒有那樣做,他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這個學(xué)生。 可是沒多久,那個學(xué)生竟然又因?yàn)橥蹈`而被抓住,眾人認(rèn)為他舊習(xí)難改,要求將他重罰,但盤珪禪師還是沒有處罰他。其他學(xué)生不服,他們聯(lián)名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這個人,他們就集體離開。 盤珪看了他們的聯(lián)名上書,然后把他的學(xué)生都叫到自己跟前來說:”你們都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們是我的學(xué)生,如果你們認(rèn)為我教的不對,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個行竊的學(xué)生,因?yàn)樗€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來教他,那誰來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樣,即使你們都離開我了,我也不能讓他離開,因?yàn)樗枰业慕陶d?!? 那位偷竊者聽了盤珪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從此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diǎn),不要將什么事都看得那么絕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這個道理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卻十分難,因?yàn)樗笪覀兡苡脤捄袢蚀鹊男膩韺Υ磉叺拿恳粋€人。愛自己容易愛別人難,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樣去容忍別人,你就是真正地得道成佛。因?yàn)?,將心比心,便是佛心? 小和尚最近總是不守寺里的清規(guī),趁著夜色偷偷溜出去玩耍。禪師聽周圍的居民反映了好幾次,終于也起了疑心,決定去查探個究竟。 在一個月光如霜的晚上,禪師悄悄蹲在花叢里,一邊聽著蟲兒蛙兒低聲嘶叫,一邊留神地觀察著禪院的那堵矮墻。過了一會兒,一個賊頭賊腦的小和尚搬著把小椅子,悄悄地溜到了墻角那兒。他看看四下沒人,便把椅子靠在墻邊上,自己踏著椅子翻墻出去玩耍了。 禪師從花叢那兒站起來,嘆了口氣,心想:”我該怎么處罰這個小家伙呢?”終于,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徑直走到椅子那兒,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來。 小和尚玩累了之后,便順著老路翻進(jìn)墻來,踩著椅子——奇怪,椅子今天怎么這么軟?小和尚仔細(xì)一看,嚇了一跳——原來自己踩的不是椅子,而是禪師的脊背。小和尚嚇得全身發(fā)抖,不知道師父會怎么懲罰他。 “天氣涼了,快點(diǎn)回去睡覺吧。”禪師揉著脊梁骨說,”年紀(jì)大了,不中用了啊?!毙『蜕械哪橊R上紅到了耳根子,又羞又愧地跑回了房。從那以后,小和尚再也沒有在晚上翻墻出去玩耍過。 小和尚違反寺規(guī)跑出去玩耍,老禪師不但沒有責(zé)罰,反而關(guān)心起小和尚的冷暖,小和尚在感動之余,也懂得了自己的過錯。 人總是要在不斷的犯錯中成長的。犯錯有時候在所難免,雖然這不是我們犯錯的借口,但卻是客觀事實(shí)。所以對待那些犯錯的人,諒解或許真的是最好的教育。 唐朝名臣狄仁杰待人寬厚,深得他的部下和民眾的愛戴。 有一次,武則天皇帝派宰相張光輔到汝南去討伐造反的李貞。由于老百姓 起義反李貞,李貞很快就被打敗,全家自殺。而李貞的兩千多名黨羽,全部被張光輔判了死刑。狄仁杰那時在豫洲做刺史,聽到了這件事,便打抱不平,連忙寫了一封奏章給武則天,說那兩千多個李貞的黨羽,不過是被李貞威脅,根本就不是存心造反,如果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殺死,實(shí)在是冤枉,也未免太殘忍了,因此請求寬免。武則天聽了狄仁杰的話,便把這兩千多人免去死罪,改罰到邊境去服役。 張光輔消滅了李貞后,自恃有功,便縱容手下士兵到處搶劫,鬧得民間雞犬不寧!狄仁杰看不過眼,就向張光輔提出抗議。 張光輔心里很恨狄仁杰,一到京城就馬上向武則天進(jìn)讒言,說狄仁杰的壞話。武則天誤信了張光輔的話,就把狄仁杰貶到復(fù)洲去做刺史。但狄仁杰畢竟是個有才能的好人,不久武則天醒悟了過來,又讓狄仁杰回到京城來做了大官。 有一天,武則天對狄仁杰說:”你在外面做官,成績很好;因?yàn)橛腥酥v你的壞話,我一時未察,才把你貶到復(fù)洲去,你要知道講你壞話的那個人嗎?”狄仁杰答到:”如果我有過失,就應(yīng)該把它改掉;要是沒有過失,我的心已經(jīng)很安樂了,何必要知道說我壞話的人呢?”由此可見狄仁杰寬厚待人的風(fēng)度。 為人處世,無論你多么小心謹(jǐn)慎,都難免會得罪別人,更何況是那些剛正不阿的人。得罪了人,難免會被別人報復(fù)。面對別人的報復(fù),有些人會奮起反擊,結(jié)果雙方之間的仇怨積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難以化解。其實(shí),對待報復(fù)自己的人,寬容或許是最好的回應(yīng)。如果你也和對方一樣睚眥必報,自己的境界不是也和對方一樣低了嗎? 清代中期,有個”六尺巷”的故事。 據(jù)說當(dāng)朝宰相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英出面干預(yù)。 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dǎo)老夫人:”千里家書只 為墻,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墻主動退后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墻讓后三尺。就這樣,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對待和你爭執(zhí)的人,將心比心是最好的化解辦法。將心比心,便是佛心。當(dāng)你能設(shè)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很少人會再與你計較。當(dāng)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樣去容忍別人,你的人緣將好得出乎你的想象。對待爭執(zhí)的人,將心比心是最好的化解辦法。
 
(文/微世推-李紅華)
免責(zé)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微世推-李紅華個人觀點(diǎn),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jìn)行核實(shí),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涉及到版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guān)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