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文峰,一位從事兒童教育的文學愛好者,有育兒經(jīng)歷,也有教學經(jīng)驗,自信,樂觀,喜歡與人交流,是一名喜歡孩子的大叔。
說起教育,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可能都是文化知識的學習。然而,比起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卻是孩子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其意思是說,人的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一個人的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一個人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如果父母只強調(diào)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即使這個孩子擁有再高的智商,再好的學習成績,也很難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人。因此,孩子的以下行為習慣必須要在童年時期養(yǎng)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兩歲以后,就要慢慢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要慢慢學會自己吃飯、穿衣。上幼兒園后,要學會自己收拾學具,自己背小書包。到了四五歲,要學著自己洗襪子、洗手帕。上小學后,要自己收拾書包和學具,自己鋪床睡覺,自己起床疊被子。到了三四年級,要學著自己洗衣服、洗鞋。
為什么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因為這些事情孩子早晚都要學著做,那為什么不趁早?孩子早點學習做事情,有助于鍛煉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當你放手以后,孩子遇到任何困難都不用太為他們擔心,因為他們有能力自己克服困難。
參與家務勞動不要讓孩子覺得家務活就應該是父母做,孩子也有義務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復雜的家務活干不了,但是擺擺碗筷、收拾桌子、洗碗、擇菜、擦桌子、掃地、倒垃圾等都是可以慢慢學的。如果家里需要添置大型物件,還可以讓孩子參與意見。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必須要為家庭建設出工出力,出謀劃策。如果家務活和家庭的話語權(quán)全讓父母包了,孩子就失去了鍛煉的機會,這怎么能培養(yǎng)起孩子的責任意識呢?
培養(yǎng)閱讀習慣閱讀不僅會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所以,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升孩子的許多能力。除此之外,凡是閱讀習慣好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差。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都要比不愛讀書的孩子強。因此,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的前提。一個博覽群書的孩子,其潛力是巨大的,能力是超強的。即使他們眼下并不起眼,但是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他們會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
然而,孩子的讀書習慣又是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父母如果不愛讀書,你買再多的書孩子也不會去看。所以,只要父母能靜下心來,為家庭制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相信孩子也會耳濡目染,靜下心來去閱讀。
懂得取舍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父母不可能次次都替孩子做主,幫他們進行選擇。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會選擇、懂得取舍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好事都不可能全是自己的,因此,在孩子在選擇東西時,不能什么都要。
帶孩子去商場,可以告訴孩子,你只能選擇某兩種商品中的一種,比如,吃的和玩具只能選一種,你選吃的就不能選玩具,選了玩具就不能選吃的。這樣做,孩子會在將來面臨選擇時可以學會最優(yōu)選擇,遇到問題時能學會兩害相較取其輕。這樣一來,孩子做事就不會太盲目,其目標性很強,他們成功的機率也會大增。
培養(yǎng)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大凡有所作為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慣都非常好。因為人的一生很長,如果做事沒有規(guī)律,沒有計劃性,很難做到科學合理,事半功倍。什么時候該學習、工作、放松和休息都應該有計劃。如果學習、工作、放松和休息不能很好地安排,就會適得其反。要么會積勞成疾,要么會玩物喪志。因此,培養(yǎng)孩子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也是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必備的素養(yǎng)。
孩子每天幾點起床,幾點休息,幾點吃飯,幾點寫作業(yè),幾點放松和娛樂,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安排好。這些事看起來都很小,但是如果能堅持下來也不容易。如果經(jīng)父母的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會有幫助,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有助于孩子將來做事有計劃性,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各種事務。
學會傾聽,學會樂于助人一個人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要學會融入集體,融入社會。一個趾高氣揚的人是不會有團隊去支持他的。所以,學會幫助別人、尊重別人很重要。同時也會得到他人的幫助。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別人呢?當然是學會傾聽。即使別人說得不對,說得不好,也要耐心傾聽,這是對一個人最起碼的尊重。到了孩子這里,就是要告訴孩子,別人說話時不要插嘴,等別人把話說完再說。一個自私的孩子到哪里都不會討人喜歡的,所以,學會幫助別人,也是培養(yǎng)孩子為他人著想的意識,避免孩子出現(xiàn)自私自利的行為。
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是對孩子最大的投資。如果孩子不懂,父母就要“逼”著孩子養(yǎng)成這些習慣,否則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