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擼!吸!rua! 貓才流行這幾年,你就玩不出新花樣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09-04 17:13:37    瀏覽次數(shù):232
導讀

“貓奴”作為網絡語言的新興詞,顧名思義指某類人在與貓這種動物的關系地位上是“貓的奴隸”。指代那些陷入對貓咪的美瞳肉墊萌爪無法自拔、甘作貓大人“供奉者”、“鏟屎官”甚至“奴隸”的人(比如作者本人)?!柏?/p>


“貓奴”作為網絡語言的新興詞,顧名思義指某類人在與貓這種動物的關系地位上是“貓的奴隸”。


指代那些陷入對貓咪的美瞳肉墊萌爪無法自拔、甘作貓大人“供奉者”、“鏟屎官”甚至“奴隸”的人(比如作者本人)。




“貓奴”在英語中早有對應的詞“ailurophile”(來自希臘語),其中“ailuro”意為“貓”,“phile”意為“喜愛”,類似“cataholic”的“holic(沉迷)”。


看來不論古今東西,貓奴都大有人在,其實貓奴們的歷史也很悠久,最早的貓奴就是上文故事里的主人公——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和貓




公元前525年的培琉喜阿姆(Pelusium,古埃及地名),正進行著一場鏖戰(zhàn),作戰(zhàn)雙方分別是埃及戰(zhàn)隊與波斯戰(zhàn)隊。


戰(zhàn)況過半時,波斯隊被埃及隊步步緊逼、打得滿頭包,眼看要面臨大Boss一起被滅團的存亡之際,他們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終極武器”。這個傳說中的終極武器就是——貓。




武器的用法如下:


一、把貓抱在胸前;


二、在埃及人進攻時,把胸前的貓舉起來!可以起到盾牌或人質,啊不“貓質”的效果。



 Present cats!——舉起貓來!


然而!這個看似無厘頭的戰(zhàn)術竟然奏效了!埃及人停止了進攻,繼而撤退了!為什么?


因為埃及人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貓——奴——?。∨c其傷害到貓咪,他們寧可傷害自己。




同一場戰(zhàn)役,另有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說: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國王岡比斯為了征服埃及,率領大軍,騎在駱駝背上穿越90千米的沙漠,來到埃及的前哨站培琉喜阿姆(Pelusium),在那里與埃及軍隊遭遇,但后者竟因波斯人盾牌上畫的圣貓像而不愿進行反擊。”



重點是背后的那只“汪”的小眼神


不管是活貓還是貓的畫像,都可以有效阻擋埃及人進攻,使其立即放下武器。古埃及人真的是鐵桿貓奴對不對?


為什么這么說?




古埃及是貓最早的馴化地。在埃及舊王朝到中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古埃及人將生活在沙漠沼澤中的“Felis Libyca bubastis”貓(埃及貓的亞種名稱)馴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家貓的祖先。




這個馴養(yǎng)的故事是如此團結友愛,簡要來說就是埃及農耕業(yè)的發(fā)展,不僅需要關鍵的尼羅河水,還需要貓的出現(xiàn)將埃及泛濫的毒蛇與鼠類消滅。


人類為了感謝捕鼠功臣,會給貓留下食物。一來二去飯局的次數(shù)多了,貓就住了下來。



拋開發(fā)情期的叫聲不談,今天,我們稱呼這種與老虎有95%相同基因、卻有著“喵喵”醉人聲線的迷之物種為“喵星人”,或是“小喵喵”。


英語中也會管它們叫“Little Mew”;這個擬聲的“Mew”[mju:]也許演變于古埃及的詞匯“Miw”,同樣是模仿貓的叫聲并且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被文字記載。



 《美國幼兒英語教科書》北京大學出版社


與我們“熊孩子”、“狗蛋”的叫法不同,古埃及人常常用貓來命名他們的女孩以示疼愛。


最常見的女孩名有“Mit”或者“Miut”(均為貓一詞miu、mii的陰性形式),舉個栗子說,一個在蒙特胡普(Mentuhotep)國王神廟遺址發(fā)現(xiàn)的五歲女童木乃伊的名字就叫做“Mirt”。


不僅以文字記錄貓咪、以貓咪命名人名,古埃及人還在墓穴壁畫上留下貓作為絕佳生活伴侶的身影。


貓捉老鼠的題材廣泛見于紙莎草文獻(注:書寫在紙草材料上的文獻。流行于古埃及和4世紀以前的地中海沿岸)、陶片和墓室壁畫中。比如下面這幅繪于新王朝第20王朝(約公元前1100年)紙莎草的“貓與老鼠”圖:



 紙莎草文獻貓捉老鼠圖


新王朝時期(公元前1540-1069年)的墓穴壁畫中出現(xiàn)了古埃及人帶著他們的貓遠足狩獵時,好伙伴矯健靈動的身姿。


因為天生的捕獵者——貓,尤其擅長在沼澤濕地捕捉禽類和魚類,埃及人對此表示很滿意。


繪于新王朝第18王朝Thutmose三世統(tǒng)治中期,

約公元前1450年

以及在寓言故事中出場的喵咪,依舊是樣樣精通、業(yè)務小能手的形象。下圖新王朝時期來自古埃及寓言中貓放牧鵝群的壁畫。


 

就這樣,古埃及人與貓相知相愛,和諧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過了好多年。后來羅馬人把埃及的家貓帶到歐洲,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期,歐洲人再將貓帶上船用作抓鼠以及辟邪,家貓從此跟隨航海家遍布地球。




古埃及人與貓咪的關系,一開始是處在蜜月期還講了好多令人心動的蜜月期的情話。


比如他們說,“貓的瞳孔開合與太陽和月亮相關。太陽所發(fā)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貓眼里保管”——古埃及人管貓叫做“mau”,意思是“看”。


接著不同于一般從蜜月期走向平淡期的庸俗關系,埃及人對貓的感情從愛戀走向了崇拜。


比如新王朝時期解析夢的紙莎草文獻中說,“如果夢見了貓,則預示著豐收的好運會降臨其身?!?/p>


再比如西元前5世紀,又是希羅多德,他到埃及訪問后, 對埃及人對貓的狂熱印象深刻,在自己的書中記載說:


“在埃及,如果誰家的貓壽終正寢了,主人必將剃眉致哀;如果誰家宅子不慎發(fā)生火災,主人通常先搶救家里的貓?!?br>


貓命關天,大于人命。在古埃及,“過失致貓死亡罪”的量刑是————死刑。




據另一名古希臘歷史學家迪多魯士記載:

公元前60年,一輛羅馬士兵的馬拉戰(zhàn)車躲避不及壓死了一只埃及貓。憤怒聲討的人們立即潮水般包圍了士兵,要求他為貓償命。盡管有法老托勒密十二世的求情,這名士兵仍因為洶涌的民意堅持而被處死。

這樣的情況下,貓女神巴斯特(Bast,又作Bastet,后面的t在古埃及語中代表陰性的標志)在埃及的出場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巴斯特常以手持叉鈴的形象出現(xiàn)


在古埃及神話中,與貓有關的神主要有三位:


一是創(chuàng)世之神太陽神拉.哈拉克提(Ra Harakhte),在《死亡之書》中他化身為貓,殺死了阻止太陽東升西落的惡蟒阿波菲斯(Apophis);

二是戰(zhàn)爭女神塞克邁特(Sekhmet),外形獅首人身;

而第三位貓神巴斯特就是在塞克邁特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時而獅首人身,時而貓首人身,不僅是勇敢與勝利的化身,還掌管著愛、音樂和舞蹈,并且還是豐饒和多產的歡愉女神。



象征太陽神的貓正在殺死惡蟒阿波菲斯


埃及王朝晚期,約在公元前600年以后,貓神巴斯特上升為國家的神,不光是埃及民眾的“國民女神”,法老們也為她癡狂。



巴斯特神廟

他們?yōu)槠浣ㄔ鞂偕駨R,舉辦慶祝節(jié)日,對其懺悔,聲稱自己靈魂與女神相通,有的就干脆管貓神叫“媽”——巴斯特常常被認為是埃及法老母親的象征,許多法老聲稱自己是“巴斯特的兒子”。



現(xiàn)存大英博物館的巴斯特女神象征的青銅雕塑“Gayer-Anderson (捐贈者名字)cat”




“木乃伊”英文名“mummy”,源自波斯語mumiai,意為“瀝青”。


作者從小就很怕這種干尸,白天在電視上看到晚上必然會做噩夢,不過最近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不可怕的木乃伊,那就是“貓乃伊”。


The Obsequies of an Egyptian Cat,

 by John Reinhard Weguelin  1886


“生榮死哀”這個詞用來形容古埃及貓咪的生活再合適不過。


活著的時候,它們受人愛戴,頂禮膜拜,死了以后也盡享哀悼,并得以厚葬,當我們說到“厚葬”時,所指的是——

“死貓被放在亞麻布上,由傷心欲絕的失貓者抬到一間圣屋,由防腐師用香料和藥物進行處理。雖然王室的貓死后得到的葬禮奢華得多,但平民家的貓死后也會被仔細地防腐,其認真程度不亞于對人體的防腐處理。貓下葬時,常常隨葬各種日常生活用品,例如牛奶甚至老鼠木乃伊?!?br>




這股把貓咪做成木乃伊的風潮有多瘋狂呢?


鼎盛時期古埃及的人口大概在500萬左右,然而考古學家曾在尼羅河畔一座神廟里,就發(fā)現(xiàn)了30萬個“貓木乃伊”?。。?/p>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19世紀在貝尼哈桑,由于發(fā)現(xiàn)的貓咪木乃伊實在是太多了,總共有19噸的埃及貓咪木乃伊被海運到英國,磨碎后當肥料用。




888年巴斯特大廟附近,一座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的大型墓地被一個農民偶然發(fā)現(xiàn)。


墓地里緊壓著“疊成了21米厚的一層,長度超過60米動物木乃伊及殘骸”,其中絕大多數(shù)屬于貓,有大小貓木乃伊差不多8萬具。


一部分樣本最終被運到了大英博物館并至今還在那里展出。而剩下的不是被農民自己賣掉就是——




英國埃及學家康威(1856~1937)訪問過巴斯特大廟墓地遺址。


據他的描寫:“小孩子們來了,手持自己能找到的最有吸引力的(動物)木乃伊。在河岸上,他們用木乃伊向游客換取最小額的硬幣。


一路上到處是木乃伊的裹纏布、貓的頭骨以及皮毛,其狀慘不忍睹。勁風把這些東西刮來刮去,腐臭味飄到遠處?!?/p>


這畫面,對于貓奴來說真是:






什么?為什么埃及人對貓的木乃伊如此不尊重?古埃及人與現(xiàn)代埃及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雖然古埃及人已經滅絕了,但是最為人類最早的貓奴,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懷念與敬仰。


貓奴模范生的故事就講到這里。


今天的貓奴們,相較古埃及人對貓大人的虔誠,是不是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呢?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nyqrr.cn/news/show-140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