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南京江東門日軍侵華罹難同胞紀念館“萬人坑”遺址,接連發(fā)掘出208具南京大屠殺罹難者遺骨,在國際上引起極大注重。在山西也有這樣一個“萬人坑”。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個山洞,它們里面并沒有價值連城的文物,有的只是遍地的人骨遺骸。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方向的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是日本對我國進行經(jīng)濟掠奪的鐵證。“萬人坑”遺址自1962年樹立紀念館以來,先后接待了上百萬中外憑吊者,成為打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演示基地。后來日本侵略者占有大同煤礦,張狂掠奪煤炭資源,并在我國各地樹立“招工事務(wù)所”,以“蓋房”、“筑路”為名,從山東、江蘇、河南等地抓騙我國群眾到礦山當(dāng)勞工。非人的生活待遇、超負荷的勞動強度、險惡的勞動環(huán)境和瘟疫的盛行,使大批勞工殘廢或患病,到去世或危如累卵時,又被扔到荒郊野外或扔掉井洞,銖積寸累構(gòu)成白骨累累的“萬人坑”。洞里堆滿了尸體,有的四肢不全,有的頭顱被擊穿,呈現(xiàn)各種向外爬的姿勢。
110多人睡在一間30多米長、四五米寬的土房里,蓋的麻袋片、水泥紙袋。病了不給醫(yī)藥,爬不起來就讓拉尸隊抬著扔進“萬人坑”。疑為傳染病的就送進“燒人場”,還沒有咽氣就被活活燒死?!暗任仪逍堰^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被日本鬼子扔到了萬人坑里……”73歲的老礦工錢奎保講到這段慘痛的往事時已聲淚俱下,根據(jù)“萬人坑”幸存者回想:當(dāng)時100多個礦工住在一間暗淡的大房子里,生計環(huán)境惡劣、衛(wèi)生條件極差,勞工常常食不果腹。院子外面是日本人荷槍實彈的崗兵和崗樓,每天由日本人押著下井采煤。煤礦生產(chǎn)條件非常惡劣,每天服苦役十幾個小時,被糟蹋而死的勞工數(shù)不勝數(shù)。
今天,人們只能從這100多平方米的白骨堆中,窺見舊日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它真實地記錄了日軍強征勞工、對我國進行經(jīng)濟侵略的歷史事實,是日軍侵略我國的鐵證,也是我國軍民艱苦卓絕斗爭的真實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