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每一個地方尋找歸宿。
沒有就永遠覺得在他鄉(xiāng)。
如果是說感情,應該是女人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當然,這年頭說安全感有點作,有時間說安全感不如抓緊時間去賺點錢,當男人離開的時候,至少錢還在身邊。
所以有時間說安全感的女人都是幸福的,注定也翻不起大浪。
比如春嬌和志明系列里的春嬌,和志明的起承轉(zhuǎn)合還不是因為安全感。最新的《春嬌救志明》里春嬌又開始作,覺得自己的男人長不大,于是遇到地震就恨志明沒有陪她一起死。志明還是很(撞)懂(上)得(了)她不作不死的心態(tài),給了春嬌一場可以成為自媒體適時頭條的求婚禮,春嬌作起的浪也就下去了。
再怎么作她也明白,這一出求婚就代表志明成熟啦,非也,有時候是沒得選也懶得選,即使自殺前想到的最后一個人不是他又怎樣?快40的女人非精英也非富婆,也就別指望小鮮肉會看上你的容顏和肉體,有個能將就過的就過下去吧。何況他還愿意煞費心機來哄哄你。
愛情大多數(shù)時候是騙人的,年輕的時候騙騙別人自己就好,等年齡大的時候想騙都沒得騙那才真的糟糕。
所以我特能理解吳昕在節(jié)目里哭得一塌糊涂。我覺得她就不是為了潘瑋柏,她又不是真的傻白甜。她哭的不過是自己:即使我預見了所有悲傷,但我依然愿意前往。依然少女模樣的她34歲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斷比你我看得多。難道不明白這節(jié)目有多假。越明白就越傷心,索性真真假假的哭一場吧,年歲越長,為自己哭一場就越是奢侈。
反而常常為別人哭,為電影里的男男女女的哭,覺得自己好像也愛過了一場。哭了就覺得自己沒那么孤獨也沒那么慘,年輕點的繼續(xù)夜場笙歌艷舞,年齡大的就販賣下中年危機,用金錢和世故為自己開路,再來一次心跳。
這個世界還是會有純情的人,只是太少,也不再奢求自己就能碰到。畢竟純情兩個字你自己都開不了口,更遑論別人信不信了。
所以預見是悲傷也要去,不去也不代表不會有其他悲傷,不如去吧,享受一時歡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