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霸王兩個字,大家都會想起西楚霸王項羽。項羽,古人評價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古代勇將的代表性人物。雖然最后自刎烏江,未能成就大業(yè),但其“喑噁叱咤,千人皆廢”的勇力與武藝,仍然備受后人推崇,非常對得起他的“霸王”名號。不過歷史上敢稱自己為霸王的,不止項羽1人,此外還有好幾個霸王,有一個甚至比項羽還要猛。
歷史上最早稱為霸王的人,不是項羽。項羽的霸王名號并非首創(chuàng),此人才是史上第一個自稱霸王的人。這個人大家非常熟悉,就是那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史記》記載,勾踐滅吳后,越國兵威強盛,橫行江淮,諸侯盡皆臣服,紛紛派遣使節(jié),稱臣納貢,尊稱勾踐為“霸王”。
再說武功排名第一的霸王。隋末唐初,就是李世民打天下之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西北隴西一帶又出了一個霸王,他名叫薛舉,自號“西秦霸王”。薛舉魁梧高大,驍勇善戰(zhàn)。他最初在隋朝的金成府擔(dān)任校尉,眼見天下大亂,也乘勢而起,割據(jù)一方,占地為王。薛舉多次擊敗隋朝官兵和其他軍閥,勢力越來越強盛。
617年,薛舉興兵進犯陜西,侵入唐朝的勢力范圍。李世民率軍迎戰(zhàn),雙方多次發(fā)生沖突摩擦。到了618年,薛舉率領(lǐng)大軍卷土重來,與李世民在高墌城對峙。李世民見薛舉士氣旺盛,兵鋒銳利,于是固守不出。誰知他的部下劉文靜與殷開山不服氣,率軍出戰(zhàn),結(jié)果遭到薛舉的毀滅性打擊,唐軍戰(zhàn)死過半,李世民正在床上養(yǎng)病,也爬起來狼狽而逃,是唐朝開國戰(zhàn)爭中罕見的大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