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做了父母就不配做人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6-21 08:41:29    作者:微世推-王建    瀏覽次數(shù):178
導讀

談到離婚,我們最常聽的說法就是“為了孩子,再難也不能離婚”:丈夫家暴沒關系,為了孩子忍一忍;感情破裂沒問題,再生氣,為了孩子也不能離;婚姻不和諧,更不是什么大事,離婚了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婚姻

 

談到離婚,我們最常聽的說法就是“為了孩子,再難也不能離婚”:


丈夫家暴沒關系,為了孩子忍一忍;

 

感情破裂沒問題,再生氣,為了孩子也不能離;

 

婚姻不和諧,更不是什么大事,離婚了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




婚姻的本質是合作,是為了共同撫育后代而組隊,然后一個負責守家,一個負責開疆拓土。


相互尊重,有效溝通是合作順利的前提,也是婚姻幸福的前提。

 

然而,工作關系可以隨時終止,婚姻卻沒有那么簡單,特別在中國,很多人把離婚當作丟人的事,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因此有很多人,在婚姻中選擇將就到底。

 

語言互動節(jié)目《真相辯辯辯》中,來過一位山東的嚴女士,講了自己的故事:


她和自己的丈夫已經(jīng)保持了三年的形婚,三年中,兩個人分房睡,無話說,一吵架丈夫就出差,一出差就是半年。


但是嚴女士卻說,為了孩子,他們不會離婚。即使她知道這種氛圍會傷害孩子,可相比離婚,她覺得孩子這樣更幸福。

 

她提到她和丈夫的想法:“為了孩子,一定要保持婚姻的完整性?!?/p>

 

有很多人和嚴女士一樣,他們認為有了孩子,婚姻形式上的完整性比幸福度要更重要。


《真相辯辯辯》嘉賓

 △

 

《說說而已》中,有個網(wǎng)友問:“老公全家有暴力傾向,但是我有孩子了,該怎么辦?”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有了孩子,即使出軌、家暴,也應該選擇忍。


但將就的家庭沒有幸福,湊合的婚姻會造就不幸,孩子也過得不順心。

 

《奇葩說》辯手董婧講過自己父母的故事。

 

很多人都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性格缺陷,她發(fā)現(xiàn),她也有。


但自己的缺陷,不是媽媽帶自己長大這件事造成的,而是媽媽為了自己和爸爸硬湊在一起造成的。

 

董婧參加辯論,說父母硬湊在一起給自己造成了心理陰影


有一天,董婧被同學欺負,渾身都是泥,但是回家時,父母卻看不見。


因為那個時候,她的父母每天想的是如何吵贏這一架,而不是如何去關愛孩子。


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里,當一對夫妻兩軍對壘的時候,孩子只能成為炮灰。


而得知父母為了自己作出犧牲的孩子,心理上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電影《hi,高考君》中,講述了青年教師沈星在擔任高三畢業(yè)班的語文老師,在這個高考狀元班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問題。


其中,尖子生柳絮的父母也是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典型。

 

即使毫無感情、互相討厭,柳絮的父母在她的面前依舊強顏歡笑,苦苦支撐,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影響柳絮參加高考。

 

但實際上呢,已經(jīng)得知實情的柳絮,活得痛苦又沉重。她知道父母已經(jīng)沒有感情,所有的表面的平和都是為了她,但她不敢說出來,她只有考上好大學,才能不辜負他們。

 

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的柳絮,心理也發(fā)生了扭曲。為了獲得保送名額,她不惜抄襲、將好朋友談戀愛的事情報告給老師,為了獲得高考名額,早日解脫為了自己苦苦煎熬的父母,她不擇手段。

 

說是愛孩子,為了孩子不離婚,反而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不幸。

 

為了孩子,委屈求全,放棄自己尋求幸福的機會,孩子長大了反而會覺得自己是個拖累。

 


為了孩子不離婚,犧牲掉自己的幸福,孩子長大后也會覺得內疚。

 

知乎上有人問:“與單親家庭相比,孩子在不和睦的雙親家庭更幸福嗎?“

 

其中有一個網(wǎng)友寫到:

 

大部分人覺得,單親家庭會造成孩子的不幸,完整的家庭才能教育健全的孩子。

 

我的父母,感情不合,這么多年來一直吵吵鬧鬧,但是為了我,他們犧牲掉自己去尋找另外幸福的可能性,保持家庭的完整性。

 

但有時我媽會跟我抱怨我爸的不是,我爸也會跟我吐槽我媽。

 

每次他們相互指責,我都很矛盾,因為無論哪一方勝出,對我來說,都是輸。

 

他們也總會說,一切都是為了我,過得很煎熬。

 

現(xiàn)在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他們不再爭吵。但我依舊認為是我剝奪他們追求幸福的權利,對他們充滿愧疚。

 

是的,我在不幸福的氛圍中長大了,他們繼續(xù)尋求幸福的機會卻沒了,然后將將就就一輩子。

 

有些人指責有了孩子還離婚,是對孩子不負責。這樣的觀點,就好比當了父母就不配做人了,追求幸福的權利被剝奪。

 

微博上有個網(wǎng)友,吐槽自己的一件家事。

 

他的父母關系不和,十歲時,他的父親鬧離婚。

 

年幼的他,無知懵懂,只想保住自己的完整家庭,所以父親要離婚時,他跪下來求父母,不要離婚。

 

這一跪,父親也確實沒提過離婚,即使不和,父母依舊湊合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父親喝醉酒打電話回家讓人接,母親阻撓,父親大怒之下和他說:“你十歲一跪,跪走了我一輩子的幸福,現(xiàn)在讓你接一下我,怎么了?”

 

網(wǎng)友說,那一刻自己愣住,愧疚到只能放聲大哭。

 

婚姻幸福,家庭合睦當然是每個人都想要的結果,但是性格不合,婚姻無法維持也不是什么十惡不赦的事。

 

孩子,從來不是阻撓雙方去追逐幸福的理由。

 

 △

 

幸福的婚姻,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被彼此吸引,然后攜手走下去;但當兩個人不再相愛時,無法繼續(xù)時,則要及時制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離婚的態(tài)度,只會越來越開放,而不是越來越保守。

 

數(shù)據(jù)顯示,2002年,中國離婚率僅有0.90‰,2003年達到1.05‰,到2010年突破2‰。到2015年,2.8‰的離婚率是2002年的3倍多。


數(shù)據(jù)來源:《2016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喜歡就買,不愛就分”,離婚率的提高,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一種進步。


作家連岳說:離婚率持續(xù)高升并不是壞事,它代表著婚姻糾錯能力的增強。

 

連岳甚至贊成不穩(wěn)定的婚姻,他認為:超級穩(wěn)定的婚姻,是建立在低人權的基礎上的,一旦結婚,個人就走不出婚姻的高墻,無愛無性都只能忍了,這種婚姻無關愛情,有愛也會變淡。不穩(wěn)定的婚姻建立在人對自己的尊重上,婚姻中缺乏愛與性,就會尋找機會得到,植物聞得到陽光的味道。

 

婚姻的基礎從來都是感情,而不是孩子,用孩子來捆綁婚姻,是愚蠢而不是偉大。

 

為了孩子不離婚,看上去是顧全大局,實則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不利的。


對大人來說,雖然表面在維持和氣,但是真正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有的人會貌合神離地暗處找情人;有的人則生活態(tài)度消極,充滿怨氣,每天和伴侶劍拔弩張。


這種損害也可能會對孩子形成二次傷害。


表面上完整的家庭,看似顧及了孩子、父母、家人的感受,實則兩敗俱傷。

 

 

家庭有很多種家庭,愛也有很多種愛。


而所謂父母健全的完整家庭,從來都不是孩子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

 

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我們可以看到,重組家庭也有很多歡樂;

 

美劇《摩登家庭》中,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也絕不是幸福的唯一形式。


《摩登家庭》劇照


賈靜雯即使再婚,也能成為人人羨慕的幸福女人。

 

孩子幸福成長,關鍵不在于家庭完整這一形式,而是情感需求被滿足。

 

很多父母想當然地認為:

 

我們離婚了,孩子會受人指指點點;

 

我們離婚了,孩子會不相信婚姻;

 

我們離婚了,孩子會缺愛。

 

但現(xiàn)實是,即便父母沒有了婚姻關系,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父母。

 


不幸福的婚姻,反而給孩子帶來壓力,而成熟的父母,則會讓孩子知道,父母離婚,并不代表孩子沒了雙親,只是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了。


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有很多種,勉強在一起過一輩子絕不是最好的一種。

 

離婚對孩子或許有傷害,但這種傷害可以消除,而毫無感情基礎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則是長久的。

 

單親家庭或者重組家庭同樣也能給孩子帶來幸福。

 

 

當然,不是鼓勵離婚,也不是要美化單親家庭或者重組家庭,這里只是強調,為了孩子不離婚,真的很不明智。

 

很多父母自以為是的犧牲,只是一廂情愿而已。

 

家庭不幸福已是傷害,父母婚姻不能繼續(xù)更是傷人,但對孩子而言,離婚的傷害真的不是最大,也不是不可挽回。

 

知乎上那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和不幸福的家庭哪個對孩子傷害大”的問題,所有的回答都是后者大。

 

前者的帶來的傷害,通過努力可以消除。

 

首先,明確父母不相愛,不代表父母不愛孩子,所以離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孩子,無論在哪里,父母永遠都愛ta。

 

其次,離婚前要有經(jīng)濟能力。很多時候,雙方結合在一起,是為了更好的養(yǎng)育后代,現(xiàn)在因為感情破裂,需要分開,那么理所當然夫妻雙方分開之后,在經(jīng)濟上,不能影響孩子的生活。

 

最后,無論離婚前,離婚后,都不要爭吵個不停,離婚的姿態(tài)要好看。畢竟,夫妻雙方爭吵指責,無論哪方勝出,對孩子而言,都是失敗。

 

結婚就要永遠在一起,有孩子就不能離婚,這樣的想法既蠢又壞。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一個形式完整的家庭,而是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能感受幸福的環(huán)境。

- 特別聲明:本文為企業(yè)作者上傳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快聞網(wǎng)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 -

 
(文/微世推-王建)
免責聲明
本文為微世推-王建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 微世推-王建。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nyqrr.cn/news/show-10385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