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微世推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聞頭條 » 本地資訊 » 正文

別逼我,給你自己留條活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10-21 03:41:32    瀏覽次數(shù):226
導讀

通車指日可待然而10月6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卻在一檔節(jié)目中告訴我們在建造大橋最引人矚目的海底隧道部分的時候我們曾經想引進荷蘭人的一個專利而他們竟然漫天開價一個專利張口就是15億于是,雙方鬧崩我

通車指日可待


然而10月6日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

卻在一檔節(jié)目中告訴我們

在建造大橋最引人矚目的

海底隧道部分的時候

我們曾經想引進荷蘭人的一個專利

而他們竟然漫天開價

一個專利張口就是15億


于是,雙方鬧崩

我們決定自己攻關

最后的結果是,我們不但后來居上

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

實現(xiàn)了世界級的技術突破

還完成了港珠澳大橋

這個全世界難度最高的跨海大橋

還被西方人稱為

“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事情,還要從港珠澳大橋的修建說起:


港珠澳大橋是最近竣工的

一座超級跨海大橋

是30多公里的伶仃洋上

從未有人建成的大橋

是我國現(xiàn)在造橋技術的巔峰


它直接將珠海、澳門、香港

三個城市連接在一起

把港珠澳三地的陸地通行

從4個小時縮短到了30分鐘

將極大地加快

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經濟發(fā)展


然而在2009年時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階段

我們就碰到了巨大的問題

首先,伶仃洋航道上

每天要過4000多艘船只

從各種小型船只

到30萬噸的大船應有盡有

你要在海上建橋

就必須讓這些船都能過才行

就這么一算

橋面至少要有80多米高


除了船以外

這里的飛機場也非常多

香港機場要求

不能有超過88米的建筑物

矗立在飛機的航道上


上面下面都有限制

照這樣來

那港珠澳大橋就沒法兒建了

怎么辦呢?

我國的工程師們絞盡腦汁之后

給出了一個很有想象力的方案:

先修一段海底隧道

解決上面飛機的問題

隧道后再接上大橋

解決下面輪船的問題

不就兩頭兼顧了嗎?


不過,這樣一來就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

隧道和大橋落差上百米

用什么對接呢?

最好能有一個小島

把隧道和大橋連起來

但是茫茫大海上

怎么可能有小島


我國工程師們想了想,最后決定:

既然沒有天然的島

那我們就自己造一個人工島吧!

反正我們有這個能力


要建人工島的時候

原本打算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

然而,這里的海底淤泥很滑

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方案

就必須把海底的淤泥挖走

而海底的淤泥足足有800萬立方米

相當于三座胡夫金字塔!


這是我們的計量單位

胡夫金字塔:


這么多的淤泥

對環(huán)境會造成巨大的污染

我們覺得這個方案太大膽了

所以,我們放棄了這個方案

提出了一個

更大膽的方案


我們要用120個鋼圓筒柱

像釘子一樣打到海里

在海上生生圈一個島出來!

這樣一來,淤泥就不用動了

島的結構還非常穩(wěn)固

打個比方就是

我們要把一顆顆珍珠串在一起

串成一個人工島

就是這樣:


每一個圓鋼筒

圓面都相當于一個籃球場

高度相當于28層樓

重量550噸

每在海里釘下一個圓鋼筒

就相當于釘下一個A380飛機


計量單位:A380飛機


的確,這個方案是更好了

但是技術難度和要求就更高了

世界上從來沒有人

用這種方法造過人工島

而我們一口氣就要造兩個


我們造出了120個這樣的圓鋼筒

用掉了12960片重達6萬噸的鋼板

這些鋼板提供的鋼材

足夠搭8座埃菲爾鐵塔


計量單位:埃菲爾鐵塔


我們還動用了

我們自主設計建造的

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華30”

高效搭建這些圓鋼筒


我們只用了幾年時間

就建好了這兩座

宛如超級航母的人工島!


在解決人工島的同時

我們也在搭建海底沉管隧道

伶仃洋上最適合修建的

是海底沉管隧道

然而在此之前

世界上最長的兩條沉管隧道

僅僅只有4公里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

建過6.7公里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這是一個空前的挑戰(zhàn)


此外,在海底對接沉管的技術上

我們完全沒有信心

一開始,我們找到荷蘭的公司

希望用世界上最好的技術

來給我們的沉管隧道對接

但是就這一個技術

荷蘭人張口就要15億元


我們提出3億

不買全部,只要荷蘭人

把最危險我們最沒有把握的那部分

教會我們就行


然而,荷蘭人還是不同意

他們甚至當面

給我們去談判的人唱歌

表示讓我們自求多福


沒了荷蘭技術的幫助

我們只能自己攻關 


我們歷經幾年

又自己造出了這個

世界最難的海底沉管隧道


這條沉管隧道的每一截沉管

都有180米長,33米寬,11米高

重量達到7萬6千噸

相當于一艘航空母艦


而修好整個海底隧道

一共要把33個航母重量的沉管

在水下無縫對接到一起


計量單位:航空母艦


我們直接在桂山島

花了100天造了一個

有10個足球場大小的超級工廠

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我們就造完了

這33截世界最長的沉管


在整個沉管建造的過程中

一共消耗了33萬噸鋼筋

和200萬噸混凝土

這些建筑材料

夠造8座828米高的迪拜哈里發(fā)塔


計量單位:迪拜塔


不光造出了沉管

經過四年的研究

我們還在荷蘭公司引以為傲的

沉管對接技術上

實現(xiàn)了世界級的突破


沉管隧道的最后一節(jié)安裝

一般要花費8到10個月


然而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最后一節(jié)

我們僅僅只用了一天

就全部對接完成!


除了這些最重要的技術之外

還有無數(shù)的科學家

用自己先進的科研成果

為港珠澳大橋保駕護航


伶仃洋里的氯鹽

會逐漸腐蝕混凝土

科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測試

做出了比普通混凝土

抗腐蝕能力高5倍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

能讓大橋用上120年


伶仃洋里可能發(fā)生地震

科學家就研究出了

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

能抗8級地震

能承受30萬噸巨輪的撞擊


強力臺風到來時

可能引起大橋的共振

導致大橋損壞甚至崩塌

科學家就給大橋加裝渦流板

減弱大橋的共振效應

能抵擋16級臺風


光是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

我們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

就創(chuàng)造了400多項新專利

7項世界之最!

2017年7月7日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我們用了7年時間

花費了50萬噸鋼材

230萬噸鋼筋混凝土


避開了每天4000艘海船

和1800多架航班的密集通行

克服了伶仃洋上

多發(fā)的臺風和地震


終于建成了這樣一條

集橋、島、隧道于一體

全長55公里

包含6.7公里的世界最長沉管海底隧道的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這也是世界建筑史上

里程最長、投資最多

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


建成之日,英國的《衛(wèi)報》稱

這是“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專業(yè)人士都認為港珠澳大橋

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


豪不夸張的說

這座港珠澳大橋

凝聚了我們幾代人數(shù)十年的心血

是整個國家科技和工業(yè)實力的體現(xiàn)

我們能造出港珠澳大橋

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橋

是中國人造不出來的!


看著現(xiàn)在的港珠澳大橋

蛋蛋姐不由得想到

我們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

造橋技術遠遠落后世界的屈辱歷史


在古代,我們的造橋技術

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我們古代的橋梁

在實用堅固的同時

往往外形還很有藝術氣息

屹立1300年的趙州橋

至今還是石拱橋難以逾越的巔峰


但是在近代

隨著我們工業(yè)技術的全方位衰落

世界造橋史上

再難看見中國人的名字了

近代國內的一些大橋

全是外國人幫我們造的


近代濟南的黃河大橋

是德國人修建的

安徽蚌埠的淮河大橋

是英國人主持建造的

黑龍江的松花江大橋

是由俄國人修建的

而廣州的珠江大橋

是由美國人設計建造的


我們原本引以為傲的造橋技術

在近代卻根本抬不起頭

我們空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稱號

卻造不出一座自己的現(xiàn)代化大橋!


西方人甚至一度斷言

“中國人造不出鋼鐵大橋!”


那個時候我們的造橋技術

就只能靠自己自強不息

在我國著名的造橋大師茅以升

想要在錢塘江上造橋時

外國人都譏諷他說:

“能在錢塘江上造橋的中國工程師

還沒有出生呢!”


茅以升費盡千辛萬苦

造出了我國第一座鋼鐵大橋

錢塘江大橋


然而,在造完僅僅98天后

日本人就兵臨城下

為了阻止日本人迅速過江

在疏散完難民后

茅以升不得不忍痛將橋炸掉


炸橋的那一刻,茅以升說

“心疼得就像親手掐死自己的孩子”

圖:茅以升主持建造的錢塘江大橋


新中國成立之后

經濟要發(fā)展

修橋修路成了首要任務


但是當時的中國

一沒錢二沒技術

1961年,建造武漢長江大橋時

建橋的費用

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建橋的工人們都吃不好穿不暖


除了窮以外

造橋的技術我們也很落后

武漢長江大橋鋼梁拼裝兩個月后

就發(fā)現(xiàn)固定的上萬顆鉚釘

竟然全部不達標!

鉚釘和孔眼之間有2毫米的縫隙

鉚釘出現(xiàn)了松動

于是,我們緊急停工

先期的鉚釘全部棄掉不用

重新打造符合規(guī)格的鉚釘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修建時

兩百多米高的主塔澆筑混凝土時

混凝土泵突然出現(xiàn)故障

前期澆筑的混凝土凝固

與后澆混凝土間產生縫隙

工人沒辦法

只能把300多立方米的混凝土

全部鑿除重來


因為沒有技術沒有經驗

我們走過很多的彎路

也曾無數(shù)次推倒重來

但是我們踏實肯干

我們一點點靠著自己的雙手

把技術磨煉得越來越好


時至今日

艱苦奮斗了幾十年

我們的山谷、江河、海峽之間

逐漸立起了一座座堅固的大橋


到現(xiàn)在,我國的造橋技術

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除了讓世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之外

世界前十的大橋

我們占了8座

前100的大橋我們占了80多座

是刷屏級別的表現(xiàn)


不光數(shù)量霸屏

我們的橋梁還一再突破

世界現(xiàn)有的橋梁技術

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


比如高度達到兩百層樓高

在橋上走等于漫步云端的

北盤江大橋


比如囊括十項世界第一

世界首創(chuàng)玻璃作為主受力結構的

張家界大峽谷人行玻璃大橋


比如武漢一座

重達1.7萬噸的立交橋

可以空中轉體106度

相當于1萬多頭大象空中轉體

完美實現(xiàn)對接

創(chuàng)下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

轉體工程重量紀錄


比如北京三元橋

因為年代久遠破損嚴重

然而,從舊橋切割開始

到完全恢復交通

我們只用了43個小時就全部修復完成

讓所有人都驚了個呆



茅以升當年揮淚炸橋的不甘與無奈

仿佛還在眼前

而今天,我們就通過自己的努力

轉瞬間再次立在了世界之巔!


其實,在這幾十年間

我們在西方人的打擊和嘲諷下

反而成功崛起的產業(yè)

又何止是造橋呢?


原子彈、衛(wèi)星、大飛機、

航母、望遠鏡、雷達……

我們在被技術封鎖、被輕視的情況下

一次又一次做出突破

每次我回頭看去

都覺得不可思議


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但是一個民族

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褻瀆的


就像知乎用戶@Phoolean寫道的那樣:


蒼天破了,不盼奇跡,自己煉石來補;

洪水來了,不問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

疾病流行,不求神明,自己試藥自己治;


在東海淹死了就把東海填平

被太陽暴曬的就把太陽射下來!

斧頭劈開的天地之間

到處都是不愿做奴隸的人!


這,就是這個民族

不可被褻瀆的東西!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發(fā)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86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24在線QQ: 770665880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韓瑞 小英 張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