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兩位“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贓”的北約盟友,走到撥刀相見的地步。
8月10日特朗普表示將授權對土耳其加倍征收鋼鋁關稅,他還補了一刀說,目前美國與土耳其的關系很糟糕。
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則在《紐約時報》上發(fā)表了署名文章,先是大講美土恩愛史,從朝鮮戰(zhàn)爭到阿富汗戰(zhàn)爭,我土耳其可是義薄云天,赤膽忠心。
然后大倒苦水,說現(xiàn)在美國如何如何折騰土耳其,毫無情義可言,冷血又冷酷。
最后放話,特朗普先生要是再不收手,肆意欺凌土耳其,那就別怪我尋找新的伙伴和盟友。
同時,埃爾多安還給普京打了電話,用跟俄羅斯合作來威脅美國。
土耳其與美國關系惡化到這種地步,客觀地說,雙方都有錯誤,小分歧積累成大矛盾,到了能不能維持盟友關系的關鍵時期。
土耳其既是北約第二大軍事力量,又是美國在中東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支點,跟土耳其鬧翻,美國不是失去一個盟友的問題,而是會多了一個仇敵,就跟當年伊朗一樣。
冰凍三尺
兩個都不是白蓮花,問題是美國到底把土耳其怎么了?搞出以命相搏的架式?
土耳其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對外,國家安全,二,對內(nèi),政權安全。
分析美土關系惡化必須從這兩個基點出發(fā),否則就會陷入云里霧里,不著邊際。
美國恰恰是在這兩個致命問題上威脅到了土耳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禍根也不特朗普種下的,而是美國一貫的對外政策導致。
一,國家安全。
如果說有什么力量能夠?qū)е峦炼鋰练至?,那就是庫爾德人。在中東主要民族當中,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猶太人都有自己的國家,唯獨兩千多萬庫爾德人散居各國,其中60%以上又住在土耳其。
一戰(zhàn)之后,英法就強行要求土耳其允許庫爾德人自治(《色佛爾條約》),凱末爾革命成功后,就不再認同庫爾德人有自治權,只有希臘人,猶人人,亞美尼亞人算得上是少數(shù)民族,庫爾德人只是山區(qū)土耳其人。
庫爾德人開始反抗,而土耳其又無法有效解決雙方的矛盾,庫爾德工人黨就成了武裝斗爭的主要力量,雙方大小沖突不斷,延續(xù)至今。
土耳其壓制庫爾德人分裂力量問題不大,付出的代價就是被歐盟譴責,人權狀況不佳是它加入歐盟的最主要障礙(當然這是德法最好的借口)。
土耳其最擔心的是境外建立庫爾德人國家,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土耳其國內(nèi)庫爾德人的力量將被大大激發(fā),后果不堪設想。
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之前,伊拉克庫爾德人被薩達姆死死壓住,敘利亞庫爾德人跟阿薩德關系比較融洽,伊朗庫爾德人更掀不起大浪。庫爾德變成中東國家手里一張牌,互相牽制,條件夠了,就可以交易。
美國干掉薩達姆之后,伊拉克力量四分五裂,可能大家還記得,去年九月,伊拉克庫爾德人公投獨立,支持率為92.7%。
土耳其急得要出兵干預,最終在美國和沙特的協(xié)調(diào)(收買)下,這事不了了之,一直拖著。
土耳其完全清楚,伊拉克庫爾德人能夠咸魚翻身,背后最主要的力量就是美國。而美國從自己戰(zhàn)略出發(fā),要摧垮薩達姆政權,必須在北部扶持庫爾德人力量,給錢給槍給地盤。
這事算是過去了,結果,敘利亞庫爾德人問題又來了,背后同樣是美國。
2018年1月,阿薩德軍在俄軍幫助下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擊潰了ISIS。自由派武裝和庫爾德武裝準備跟阿薩德達成?;饏f(xié)議,中國和歐洲也準備獲得重建合同。
美國卻趕緊在敘利亞境內(nèi)組建'邊境安全部隊',3萬人左右,骨干就是庫爾德人武裝,給錢給物給武器。
這樣,敘利亞阿夫林地區(qū)的庫爾德人民保衛(wèi)軍(YPG)就成了美國手中的棋子,如果任其發(fā)展,敘利亞必將分裂,搞出一個庫爾德斯坦。
1月20日,土耳其軍隊總參謀部宣布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開展“橄欖枝行動”,打擊美國扶持的'邊境安全部隊'。
美土矛盾公開化,特朗普猶豫不決。
23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提議設立30公里?;饏^(qū),被土耳其拒絕。
25日,特朗普電話通知埃爾多安,表示美國不再向庫爾德人提供武器支援。
白宮的意思是它不管庫爾德人,條件是土耳其撤兵,不要破壞美國的中東大計。
這時,阿薩德垮不垮臺,不是埃爾多安考慮的首要問題,關鍵是要在戰(zhàn)局占優(yōu)情況下,擊潰庫爾德武裝,至少不能讓它壯大。
美國在阿薩德垮臺無望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想在敘利亞境內(nèi)分出一塊地方,借庫爾德人之手,謀得立足點。
這形成了美土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土耳其不可能拿國家安全去迎合美國,美國也不會為了土耳其而改變自己的中東大戰(zhàn)略。
事情發(fā)展到今天,埃爾多安干脆想跟阿薩德和好,老帳一筆勾銷,讓敘利亞保持統(tǒng)一,畢竟阿薩德不會允許庫爾德獨立。
特朗普對土耳其采取了報復手段,以圖在經(jīng)濟危機時刻壓垮埃爾多安。
二,政權安全
埃爾多安2017年將土耳其變成了“總統(tǒng)制”國家后,議會和內(nèi)閣的權力大大縮小,連女婿都當上了長。
然而,無論埃爾多安權力多大,有個人卻一直令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此人就是他曾經(jīng)的盟友居倫。
凱末爾革命成功后,土耳其走的是一條去宗教化的世俗路線,基石就是軍隊。
居倫出生于1941年,后來成為土耳其的宗教領袖,思想家,作家,詩人,學者,追隨者有數(shù)百萬之多。成為軍隊的眼中釘,連續(xù)三次被捕,罪名都是“反世俗”。
埃爾多安是人物,正義發(fā)展黨的領袖,想借助宗教力量達到目的,同樣,他也懼怕軍隊。
這樣居倫和埃爾多安結成短暫的盟友,居倫動用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在2002年幫助埃爾多安當上了總理,作為回報,居倫勢力中的許多骨干進入官僚機構。
等埃爾多安地位鞏固,軍方影響力消退之后,正發(fā)黨與居倫運動就爆發(fā)了權力之爭。作為執(zhí)政者,埃爾多安感覺居倫是另一個權力中心,開始著手清洗居倫勢力。
居倫不但有遍及全球的學校,手里還有各種輿論工具,以及醫(yī)院,慈善機構和花不完的錢,他在海外就可以遙控指揮在土耳其的代理人。
他在1998年就以治病之名去了美國,美國不但是他的庇護者,也是資金提供者。
居倫宗教學校在美國有一百多所,全球大國里面,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拒絕居倫學校存在,什么公益教育,慈善助學,別來這套。
當埃爾多安和居倫鬧僵之后,美國考慮到土美關系大局,一直拒絕給居倫頒發(fā)綠卡,2008年10月,奧巴馬當選后,美國才把綠卡給了居倫。
居倫對埃爾多安威脅有多大?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龐大的運動。2016年未遂政變后,埃爾多安在軍隊,教育,司法開除14萬名公務員,還抓了5萬多人,現(xiàn)在還在清洗。
美國把居倫留在手中,拒絕引渡給土耳其,就是想用這張牌牽制埃爾多安,逼他就范。從國際關系看,居倫主張的大突厥主義,也威脅俄羅斯(中亞五國)和中國的安全,根本舍不得丟掉。
奧巴馬主政時,對土耳其比較溫和,引渡居倫不是不可以,但就是磨磨蹭蹭。
特朗普倒好,一口拒絕引渡居倫,讓埃爾多安死了這條心。
2016年未遂政變,是埃爾多安的心頭大患,居倫不亡,他絕不會安心睡覺。土耳其確定美國參于了政變,但白宮跟中情局說法不一。
如果美國想取得土耳其信任,用居倫做交易,埃爾多安馬上會回到美國懷抱。
但特朗普認為,土耳其現(xiàn)在經(jīng)濟危機,外債高筑,貨幣接近崩潰,在債券市場上公信力急降。高通貨膨脹,高額外債,高赤字,這三高一起發(fā)作,土耳其除了向美國及歐盟求救,幾乎沒出路。
土耳其如果償還100美元到期外債,就需要借入160美元才能延喘,另外,外資不斷流出,而貿(mào)易逆差在不斷擴大。
除了求中國買債券,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中國會趁著低成本時期買入一些,但希望以后不要又叫著“被中國化”。
保衛(wèi)里拉,土耳其就算動用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也很難止住里拉暴跌。
特朗普非但不拉它一把,還用加征關稅落井下石,那個牧師(間諜)放不放,特朗普真的在意?
土耳其用靠向中俄來威脅美國,無非是自欺欺人,所謂新盟友,土耳其只是一廂情愿。
你說做盟友就盟友?哪有這種事情。土耳其底色還是屬于西方陣營,俄羅斯不會跟一個北約成員國建立同盟。
中國信任土耳其嗎?東西逢源,有美國撐腰時多么得瑟。再說,中國還得考慮跟歐洲的關系,自從去年大選造勢跟荷蘭鬧翻之后,整個歐洲誰不討厭土耳其。
確認眼神?看不見。別說什么土耳其放出殺手锏,它哪有殺手锏,手里連牌都沒有了,除了北約軍事基地,一無所有。真想棄暗投明,就納個投名狀先---退出北約,敢嗎?
土耳其橫跨亞歐,地緣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從這一點出發(fā),中俄會對土耳其有所響應,但這是出于中美俄歐四角大關系博弈的考慮。
土耳其今天的國際處境,絕大多數(shù)是自找的,以有機會再寫寫。
總之,一顆棋子,做起奧斯曼帝國的春秋大夢,非得在中美俄之間扮演棋手,正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