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很苦惱,孩子打不得說不得,遇到批評就不高興,遇到挫折就逃避,遇到失敗承受不了……如何拯救“玻璃心”的孩子呢?
——小婚家
“現(xiàn)在的孩子說不得!”這是生活中大人常說的一句話。
有位年輕的中學老師曾對我說:“現(xiàn)在孩子最多的就是心理問題,班上總有幾個說不得的孩子?!?/p>
幾年前,一位初中生上課看小說,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之后,批評了幾句,讓他罰站。結(jié)果這位學生從老師辦公室出來后,直接從4樓跳了下去。班主任當場就嚇傻了。
其實不止老師,孩子打不得說不得,也是父母的苦惱。很多孩子遇到批評就不高興,遇到挫折就逃避,遇到失敗承受不了......
網(wǎng)絡上有個詞叫”玻璃心“,指那些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力不強,過分脆弱的人。如今似乎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有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如此之差呢?
01
慣出來的“玻璃心”
我見過很多家庭,都將孩子當作了家庭的中心。
不管是老人還是父母,獨寵孩子一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沒有還想著法子給。
如此一來,孩子只懂索取和享受,形成依賴性,一旦遇到拒絕或批評,很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有的孩子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新聞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孩子,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罵幾句就離家出走、不給玩手機就跳河.....其實大多數(shù)都是家人嬌慣出來。
盧梭在教育名著《愛彌兒》中說:'你知不知道用什么辦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 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
一個說不得罵不得的孩子,未來很難“扛得住事兒”,畢竟在外面的世界,沒有人哄著他。
02
夸出來的“玻璃心”
孩子需要贊揚,這一點毋庸置疑,關鍵是父母如何稱贊。
有不少父母常無條件地對孩子極盡贊美之詞,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寶貝真棒!”、“你真聰明!”
漸漸地,父母發(fā)現(xiàn),越是這樣稱贊孩子,孩子開始不能接受任何批評,受不得一點委屈,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沒受到表揚,眼淚就往下掉。
其實,夸孩子也是技術(shù)活,如果只是籠統(tǒng)地夸孩子聰明、真棒、真乖,而不指出他到底是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夠好,這樣孩子遇到失敗,就很容易將其歸咎于自己的天賦或能力,陷入挫敗感之中。
表揚太多也是一種傷害。
把孩子捧得越高,孩子失敗的落差就越大。
03
如何拯救“玻璃心”的孩子?
▌幫助孩子認識和處理的情緒
小孩子遇到點事表現(xiàn)出不開心、脆弱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
這個時候,父母首先回應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讓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他拿了你的玩具,你覺得很生氣?”
有些父母看來都不算什么的小事,對于孩子來說卻非同尋常,不妨多站在孩子自己角度,感受他內(nèi)心的情感需求。
大人脆弱的時候需要人理解,孩子也一樣。
▌讓孩子正確認識失敗
失敗,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需要多次經(jīng)歷的體驗。
面對孩子失敗,父母首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我們介意、不滿、無法容忍,孩子往往也害怕挫折,遇到不順就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
▌父母適當放手
小時候讓孩子吃點苦、遇點挫折不是什么壞事,反倒是愛過頭,孩子會依賴得更多。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對孩子的要求始終保持理智,給孩子成長和犯錯的機會。
經(jīng)歷多了,心自然就強大了。